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自制叶脉标本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自制叶脉标本】

叶的要求:1、革质、厚实;2、叶脉清晰较硬,最好是网状的;3、不能被虫咬过;4、不能太嫩,宁可老一些。

药剂:10~15%的氢氧化钠(洗衣粉、肥皂液也可)。

煮:将叶片放入配好的药剂中煮一会儿。(味道很臭,这一步我们是不动手的,一是为了安全;二是为了受热钧匀,老师们一边煮一边要搅一搅,以防止叶片叠压在一起,有些煮到了,有些煮不到。)

上色:重头戏来了!

赶紧从老师那里拿过煮好的叶子(注意:千万别用手,一定要用镊子。)轻轻的拿到桌面上,用废旧的牙刷轻轻拍打:一下、二下、三下…瞧,我是个没耐心的,只一小会儿,我就转过头去只左瞧瞧右瞅瞅,手上还没节奏。哎呀,别人的第二片要做好了。我立时急燥了起来,手上的力气也大了起来“嘶——”一个轻微的响声从叶子底下传了出来。“呀!”我心下一惊,莫不是破了?缓缓的抬起手,只见叶片中间,有一个不太容易发现的细小的洞。“唉~~”坏了一片,心里不是滋味。但,没事儿的,万事开头难嘛,熟能生巧,再重新来一片!

瞧,我的叶片做的多好啊!完整的叶形、清晰的脉络、均匀的色泽,可作书签或是送人,这样的手工课你来不来?

【篇二:自制叶脉标本】

9月3日我参加了萧山日报小记者的活动——叶脉书签的制作。

首先水晶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叶子的种类、形状、结构等基础性知识。接着就开始教我们如何制作叶脉书签。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发了用氢氧化钠溶液煮过的叶片,我拿到叶片后,把它放在垫子上,用牙刷小心翼翼的刷叶片正面的叶肉,力道用的很轻很轻,生怕把它弄疼了似得。刷完正面叶肉后把叶片翻过来,用牙刷轻轻地刷掉反面的叶肉。这时,我把叶片放到清水里清洗后发现叶尖上还残留着叶肉,但是叶尖又尖又细,牙刷比较大刷不干净,我想了想,用大拇指轻轻地搓了搓,嘿嘿,果然把叶尖的那点肉清除干净了。紧接着我把叶脉放到漂白水里浸了半个小时,漂白完后又把叶脉放入蓝色的染色水里浸了十五分钟,最后把叶脉晾干塑封好,打孔装上流苏,一个漂亮的叶脉书签就完成了。

这次活动不但让我增长了见识,还学会了一门技能,这次叶脉书签制作的活动真是太有意义了!

【篇三:自制叶脉标本】

大家知道叶脉吧!叶脉就是绿叶中一条条的“细线”。让我们来走进叶脉的世界,制作叶脉标本吧!

今天,我走进萧山日报九楼,学习制作叶脉标本。老师先告诉了我们制作的方法,叶子要选厚一点,老一点的,然后将它们煮熟。这二步老师己给我们做好,然后老师给我们每人一片煮熟了的桂花叶。叶子分叶肉和叶脉。拿好叶子后,便要用牙刷轻轻的拍…,还要用水时不时的漂洗一下,保持水分,一直拍到叶肉没有为止,呈现出透明的感觉。拍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翼翼,认真仔细,不能拍的太重,不然叶脉会破的,拍的时候要有十足的耐心,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拍好后,还可以上色,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上了色后,就把标本放在餐巾纸上,把水吸干后叶脉标本便完成了。一片片好看的叶脉标本,五颜六色,十分好看。

今天的活动我真开心。

【篇四:自制叶脉标本】

3月12日上午九点半,萧山日报社9楼举办了制作叶脉标本的专题活动,我们50名小记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首先,由瓜沥明德学校的徐维健老师给我们作“叶脉标本制作”的讲座。他告诉我们制作叶脉标本需要准备一些材料,主要包括:剪刀、烧杯、酒精灯、氢氧化钠、双氧水、牙刷、镊子等。当然,少不了叶片啦!我们要选择叶肉厚、一年生、又不太嫩的完整的叶片。常用的可以是桂花、山茶或者含笑的叶子。接着给我们详细介绍叶脉标本制作步骤:配10-15%氢氧化钠溶液、煮叶片、去叶肉、上色、塑封。

老师说完,接下来就是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啦!老师给了我们每人一片氢氧化钠溶液煮过5分钟的桂花叶。我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夹着叶柄到清水盆里漂了漂,然后平摊到桌子上用牙刷使劲拍打,过了一会儿,许多叶肉被拍打下来,我连忙用镊子夹着叶片再次到清水盆里漂洗。如法炮制几次之后,绿色的叶片变成了透明的,只留下了薄如蝉翼的叶脉。我夹着叶柄,将叶片浸到红色染料里,二三秒之后取出放到纸巾上吸干。这样一片红色的叶脉标本就制成了。

最后,徐老师教我们一个让标本变得高大上的办法,那就是将它黏在白色卡纸上,背面写上工整的励志名言或祝福语,再塑封一下,一片精美的叶脉书签就大功告成了。这次活动深受小记者们的喜爱,取得了圆满成功。

【篇五:自制叶脉标本】

星期天的下午,天空飘起了雨点,越来越密,越来越大,而我期待参加的小记者活动——制作叶脉标本的心情也越来越激动,我迫不及待地早早来到教室签到,等待着我喜爱的课堂。

很快,小记者们都准时签到,属于我们的快乐开堂开始了。老师先介绍了制作叶脉需要的材料:碱水、颜料水、牙刷、镊子,当然还有我们的主角——树叶,最好像桂花叶,就比较结实,有些树叶太嫩就不行了。我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视频,觉得一切都是那么不可思议的旅程开始了。看,老师点燃酒精灯,把树叶放在碱水里煮,“不能煮太烂哦,要掌握好时间。”老师一边操作一边叮嘱我们,“洗洁精水也行,能掌握好的清水都可以煮。”紧接着,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去领取了一片煮过的树叶,拿起镊子夹住树叶往水盆里面浸一下,拿出事先带来的秘密武器——牙刷,哈哈,这可是一门技术活,不是刷,而是敲,力道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轻,得把树叶的肉肉都敲掉,剩下清晰可见的树叶纹路。我敲敲敲,再浸点水,再敲敲,很快,我的劳动成果便清晰可见——树叶已成了透明筋状的一片,我往红色颜料水里一浸,再用面巾纸轻轻覆盖按压,呵呵,一片透亮的红红的叶脉就这样亮相了。

当然,老师说我们的叶脉还可以装饰得很漂亮,像家里有塑封机,有塑封膜的,还可以塑封保存。这个书签又实用又环保,我想我要多做几片,送给我的同学们!

【篇六:自制叶脉标本】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制作叶脉标本的日子了!我满心欢喜,早早地来到了萧山日报社九楼会议室。

老师将制作叶脉标本的过程以及注意事项详细地讲解后,我们便开始制作了。

我们一个一个有序地用镊子从老师那儿领取用双氧水煮过的叶子。我小心翼翼地夹着叶子,将它放进在清水里浸泡了一会儿。接着,我将叶子轻轻地放在桌子上,准备剔除叶肉。

剔除叶肉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不但要把叶肉剔除,还要保证叶脉完好无损。我小心地用毛刷轻轻地在叶子上反复擦拭。过了一会儿,我听见有人说自己已经剔好,并且开始染色了。好胜心极强的我也不甘示弱,于是,我将毛刷在叶子上大幅度地摩擦。不一会儿,叶子上许多叶脉都惨遭不幸。它们被粗枝大叶的我“暴力”地刮了下来。真是“欲速则不达”啊!我吸取了前面的教训,小心翼翼地开始刷我的第二片叶子。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叶脉完好无损。

接下来,就是染色这一步。我用镊子将已经剔好的叶脉轻轻夹起,放进红色燃料里。此时,叶脉犹如一条浮上水面的小鱼,在红色的湖面上悠闲自由地享受着日光浴。过了几分钟后,我轻轻地将叶脉捞起。这时的叶脉,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它变成了鲜艳的红色。透过灯光,鲜红色的叶脉如同红蜻蜓的翅膀,又如一片红色的薄纱,漂亮极了。

我如获至宝,小心地将叶脉标本用纸巾裹住,轻轻地夹在小记者手册里。

快乐的时间总是很短暂。活动结束了,我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报社。一路上,我依旧沉浸在这次活动的快乐中。这次活动意义非凡,它让我感受到了自然界神奇的生命现象,还让我懂得了,只有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才会成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