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记参观中国计量大学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记参观中国计量大学】

今天下午,我们劲松小学三、四年级的萧报小记者坐着大巴来到中国计量大学。

首先,我们来到了东门的日月湖。日月湖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湖面好像一块明亮的大镜子,水中隐隐约约有一些倒影。“好美啊!”我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我们在湖边的一块大石头前合影留念。接着,我们采访了计量大学的汪书记,他告诉我们,学校的校训是“静思国计,细量民生”,与德国、法国、美国、新西兰、韩国等国的学校都有合作关系。今年10月17日,全国首个高校博物馆在计量大学正式开馆。汪书记和蔼可亲,耐心地解答了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然后,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位于学校求是南楼的计量博物馆。我们先参观五楼的“古代计量”展厅。走进宽敞明亮的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大型浮雕,浮雕展现了“度天地、量万物、衡公平”的计量思想。由一片片竹简组成的“中国古代计量大事记”向我们诉说了计量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一侧是计量成语多媒体互动装置,只要轻轻一点屏幕中的文字,与度量衡有关的成语典故及其配图便会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一边认真地倾听工作人员的讲解,一边仔细地观察展柜内的各种展品。这里有新莽铜嘉量、日晷等古代测量的工具,《古尺考》等古代测量的书,还有唐代的开元通宝、汉朝的五铢钱、秦国的半两钱、铁权、铜权、铜码等各种权和砝码,据说有700余件藏品。许多物品都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甚至没有听说过的。

迈入四楼的“近现代计量”展厅,展柜中的国际米原器和千克原器代表着计量单位的统一。还有各种形状各异的计量仪都令我们眼前一亮,我们不时地向工作人员提出问题,兴奋地讨论着。突然,大家一哄而上,原来是互动体验装置—人体秤,它可以将你现在的身高体重换算成古代的身高体重,真是太有趣了。

走出计量博物馆,我们意犹未尽,原来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计量。这真是一次大开眼界的参观活动。

【篇二:记参观中国计量大学】

今天,天气十分凉爽,太阳公公害羞似得躲了起来,爸爸要带我参观京杭运河博物馆。

我们来到运河文化广场,这里可真热闹啊。我看见一处建筑物,上面写着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没错,就是这里啦!我迫不及待想要进去看看。

走进博物馆,我就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一艘木帆船,脚下是透明的玻璃,玻璃下流着清澈的水,还有五颜六色的灯光,仿佛置身在大运河,美丽极了。我们参观了“大运河的开凿与变迁”、“大运河的利用”、“运河畔的城市”、“运河文化”四个展厅,了解了许许多多关于运河的文化。

最吸引我的是古代人使用的东西。我看到了铜钱、粮票、地契、还有古时候的刀具。我看见一位老奶奶坐在一个大木架子前,手里拿着“木杆子”。妈妈告诉我,这就是古时候人们用于织布的工具。古时候的人可真聪明呀!

我们穿过博物馆的四个展厅,一路看见许许多多铜像,我跟他们握了握手,真是有趣。这些可都是为我们后代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呀!我要向他们学习。

时间就像调皮的小孩,从不提醒别人就偷偷得溜走,不知不觉一天又过去了。这一天,我学到了许多,真是快乐又有意义的暑假生活。

【篇三:记参观中国计量大学】

暑假里,我们一家去参观了北京的纪念堂。

纪念堂屹立在天安门广场人民应用纪念碑的南面,它始建于1976年11月,1977年5月建成,占地5。72公顷,是党和国家的最高纪念堂。在这里,安息着20世纪中国一位最伟大的人物——,人们都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这位为人的风采。

纪念馆自开放以来,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人前来参观,参观的人排成一条望不见头的长龙。我们一家排队等候将近3个小时,才进了纪念堂的大门。

来到纪念堂,我不由得赞叹道:纪念堂真是庄严雄伟!纪念堂周围种着许多挺拔的松树,它们又高又粗,每棵松树就像卫兵一样,守卫者纪念堂。

登上台阶,一眼就望见“纪念堂”六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进入大门,首先印入眼帘的就是一座巨大的雕像,雕像前有一个献花的地方,前来参观的游客大多都是拿着花束来献花的。

穿过北大厅,来到厅,只见安详的躺在水晶棺里,身上盖着党旗,棺材的底座上镶嵌着国徽,一盆盆鲜花围绕着水晶棺,四个表情严肃的士兵在守护着。

迈着沉重的步子走出纪念馆,我心想: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要珍惜着来之不易的生活,要好好学习,把我们祖国的明天健设的更加美好。

【篇四:记参观中国计量大学】

暑假里,爸爸带我参观中国科技馆,我的心情十分激动。

八月四日一大早,我们就乘车来到了科技馆。科技馆里陈列着许多科技产品,有返回式卫星回收舱、实行电脑操纵的现代家庭样式、以空气做动力的机器人音乐指挥、可以跳舞的机器人等,还有许多可以亲自动手操作的各种科学试验:比如小球对撞、钉床、隐身术、防弹衣、隐形飞机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机器人舞台、会指挥的机器人和骑车走钢丝了。

会指挥的音乐机器人全身透明。会说话、能指挥下边的小机器人进行独奏和合奏,它指挥什么,什么乐器就会发出悦耳的声音。音乐停止后,它会介绍自己,它说它不用电,只以空气做动力。

机器人舞台上有两个机器人。隔一段时间它们就表演一次。它们一开始先做健身操,然后表演绝活。一个机器人会太极剑,另一个会转陀螺,还会把高速运转的陀螺放在剑锋上而且不掉下来。

我还喜欢的一项活动是骑车走钢丝。我的身高刚好够,可以骑了。骑在上面,开始不怕,等骑到钢丝中央的时候,总觉得要掉下去,后来我不看下边,终于骑过去了。为什么自行车行走在细细的钢丝上不会掉下去呢?那是因为在自行车的下面吊着一个重物。

我很想把所有的东西玩个够,可是时间不允许了,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中国科技馆。我想,如果明年暑假来北京,我还要到科技馆看一看。科技馆真是一个学习科学知识的好地方!

【篇五:记参观中国计量大学】

今天我们早早地就起床了,因为老师昨天告诉我们今天要带我们到泰国皇家理工大学的艺术学院Pohchang参观。

今天我们的早餐是木燕师姐做的。她给我们做了好好吃的粉条。在吃早餐的时候,天下大雨了。我们大家发起愁来__下雨天走去Pohchang多不方便呀!衣服鞋子都会湿呢!过了一会儿,老师来告诉我们说我们不用急着走过去,等一下学校会派校车来接我们。于是我们就放心了。

没过多久,校车就把我们带到了Pohchang。这个校区比我们住的校区要大一些,大部分教学楼有欧式建筑的味道,墙被刷成清新的抹茶绿色,让人觉得特别舒服。

老师先带我们到一个会议室开会。在会议室里,我们见到了艺术学院的院长和副院长。他们给我们介绍了艺术学院的基本情况,告诉我们周四要到艺术学院来学习泰国文化,并为我们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我们在这短期交流的时间里能有所收获。

会议结束后,几位老师带我们四处参观。跟随我们的是几位中文系的泰国女学生,我记得她们中的几个的名字__玉星、美珠还有小慧。她们非常热心地给我们做翻译还有讲解。

他们先带我们进了一个画室,在画室里工作的一位老师打开两幅具有佛教色彩和泰国艺术特色的画作给我们欣赏。我不是很懂赏画,不过我觉得那两幅画都非常漂亮。接着老师又带我们去一个有学生正在上课的教室,向我们展示了一些学生制作的泰国工艺品。那些工艺品都做得非常精致。

然后我们又随老师走进一个空教室。那里有一幅表现泰国传说的画作,里面画有天堂、地狱、佛祖和神等。老师说不同肤色的人物有不同的身份。佛是金色的,好人是白色的。我开始以为绿色皮肤的人是坏人,但是老师告诉我们说绿色皮肤的人是好人的领袖。我感受到了中泰文化思想中的不同之处。

我还看到画上画着一只金色的鸟在一个金色的圆圈里,老师说那象征着太阳;一只白色的兔子在白色的圆圈里,老师说那象征着月亮。我想起我们中国古代有把太阳称作金鸟,把月亮叫作金兔的。这么说来,泰国文化中的这一点和中国文化是相似的。

我感觉泰国文化有很多很神秘很有趣的地方,将来我要进一步学习!

简单参观了艺术学院,泰国学生就带我们去吃饭,然后回中文系所在的校区休息了。下午和晚上都没有什么活动。

明天就要开始上泰语课了,这是我期待已久的课!现在我的内心依然是兴奋的!

【篇六:记参观中国计量大学】

【篇一:中国海洋大学观后感】

前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中国海洋大学的校园,这个到处充满海洋气息的地方,使我受益匪浅。

通过这半天的参观,我终于深切地体会到了“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而不虚。”

首先,我们来到了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实验室,这里的教授向我们详细的讲述了中国海洋大学的创建历史,紧接着,又用生动形象的实验向我们模拟了海洋产生波浪的全过程,以及如何运用潮流潮汐来发电等有趣的物理现象,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学到了书本上所学习不到的知识,

其实,在这半天的参观过程中,是我印象最深的地方莫过于海洋仪器室了。

在海洋仪器室中,教授带着我们参观并讲述了各种古老的和现代的海洋测量仪器,以及教授们当年在海中探测时所用过的用具等。我们在这个仪器里,边走着,边深深地受着海洋的熏陶。当我走到那些古老的仪器面前时,我心里不仅感慨,当时的生活是多么艰苦啊!可是这些海洋探测人员仍坚持不懈的在奋斗着,若没有他们,我们又怎么可能会了解学习到这么对海洋知识?当我走到那些十分现代化的仪器面前时,我在心里又会感慨,现代的科学技术是何等的发达,而在这海洋的探索之路上,那些科研人员有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浩瀚的海洋硕大无比,人类在她的面前显得无比渺小,只能望而生畏,而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知海、爱海、亲海。作为一个出生在大海边的人,这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义务和责任。可是我通过这半天的参观,却发现我们虽出生在海滨城市,但我们对海洋的了解简直是少之又少,从书本上所学到的也只是冰山一角,所以,我们要多多去探索,实践,做一个真正在海边长大的人。

【篇二:参观青岛大学有感】

一个星期四的下午,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还没有到,我们的心里就非常的激动,到了之后,我们变得更加兴奋了。听带队的老师介绍:青岛大学是我国的重点大学,1958年以前是青岛大学的所在地,校园中至今还保留着原德国建筑的风貌,已经于2002年正式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老舍、梁实秋、沈从文、闻一多、吴伯萧都曾在这里执教。听了老师的这番介绍,我对这所大学的向往又增加了几分。

老师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大的类似实验室的地方,这里有一个很长的装置,里面装着水。看到这里,我有点好奇了:这是干什么的呢?这时,老师开始给我们讲解这个装置的作用,原来是在做实验时用的,老师把我们凑到了一个小一点的面前,开始给我们讲他们学科主要研究什么,有什么用等等,终于老师启动了这个装置,顿时发出了大声音,一个接一个的波浪开始涌起,一开始的浪很小,但随着涌起的时间越来越长,波浪变的原来越大,这就是老师刚刚和我们说的现象。老师又让我们提问题,我问了很多关于海水的问题,也明白了很多知识。

不久,我们又去了下一个地方。

这是一个小房间,里面正在播放着各种考察的录像,老师正在讲解着各种经历,里面的场景很危险,漫天飞舞的大雪,但是人们还是不畏艰险,不停的在考察,让我们很吃惊,同时也对这些人不畏艰险的精神感到敬佩。

回到六中后,我们又听了讲座,对海洋又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这一天的收获,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很开心。每个人都希望以后还会再有这样的机会来让我们学习。

【篇三:参观海洋大学有感作文】

周四下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怀揣着新奇加激动的心情参观了中国海洋大学。这次参观可以说是我们进入海洋科研领域真正的第一课吧!

走进实验室,首先看到的是,一个长长的,大大的“水槽”,我们都好奇的东摸摸,西摸摸,发出一声声感叹。随后教授便开始了详细的讲解,从教授的解说中,我们知道这个“水槽”是用来做实验的。这不禁让我们感慨教授的博学,以及科技的强大。随后,我们与教授进行了一些讨论,更加坚定的认识到了科研的魅力。然后,教授向我们展示了这个“水槽”的魔力。只见“水槽”中的浪花不断大了起来,给我们留下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仿佛身临其境,随着视角的变换,甚至可以感受到大海的味道。

在看完这个实验展示后,教授又向我们介绍了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看着各种各样的仪器,我们也从其中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同时看到各种海洋模型,场景的模拟,我们感受到了海洋的魅力。

参观实验室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知道,虽然现在的我们还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但是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总会有一个属于我们的舞台。努力!奋斗!

随后我们又到处转了转,海洋大学可真是美丽啊!

然后,我们回到学校,听了教授有关海洋方面的讲座。教授的讲座很生动,让我了解到了许多知识。教授也向我们讲解了海洋的威力,不禁让我对海洋刮目相看,并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了解海洋,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我今后一定要多多了解我们的大朋友——海洋!

【篇四:中国海洋大学观后感】

今天下午,我们来到了海洋大学。这里环境十分不错,给了我一个良好的气氛。

我们在一个实验室外面下了车,老师带领我们进了这个实验室。刚一踏进门,我们就看见了一个密封的大箱子,里面装满了水,我们都十分好奇:这东西是干什么的?我在心底不禁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时,我才看见一个模型,名叫风浪流实验模型。可是我还是不懂,到底是干什么的呢?这时,海大教授给了我们答案。

只见教授打开机器,就有一阵风在这个密封的水箱中刮起来,只见这时,水波泛滥,刚开始还只是小小的涟漪,教授让我们边走边看,我们按照教授的话做了,只见那涟漪逐渐逐渐变高,在水箱的尽头,形成了波浪。

我们都感到十分惊奇,绕着这个水箱看了一圈又一圈。啊,原来大海上的波浪就是这么来的啊。

随后,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问教授问题,生怕自己不明白,教授也笑眯眯地给我们解答问题。可怜有些同学,都被那些“学霸”挤在后面,都听不清教授在讲什么。

教授好不容易把我们这些人赶到了下一个参观地点让我们去参观一些有关海洋的标本了。

我们走了好长一段路,才来到了这个海洋标本馆。馆里灯火通明,陈列着许多珍贵物品,什么日本的火山岩啦,勘探海底的器物啦,研究潮汐的器具啦。最令我大开眼界的是那两个浮标。从表面看就是两个不锈钢大铁球,但它的实际价值却很高,机器也很实用,价格竟达到了40万人民币呢。

这次的海大之旅,开阔了我的眼界,既看到了有关海洋的这么多有趣的东西,又学到了许多有关海洋的知识,感觉十分开心,还要让家长带着再来学习一番。

【篇五:中国海洋大学观后感】

海洋,无疑是神秘的。世界上许许许多多的人都在研究海洋,可是谁也无能揭开海洋这层面纱。海洋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孕育着人类的成长。那天,十分荣幸地参观了海洋大学。

刚进校门,一股大学的气息扑面而来,那里的学生们,背着书包的,闲庭信步的,无聊闲谈的,赶课的……身为一名初中生看到大学的校园,本身是好奇的,似好奇宝宝。

海大的老师带着我们走到了实验室,在那里我们看到了海浪的形成。站在20多米长的水缸前,打开风机,从水缸最前端走,沿着走下去,你会惊奇地发现,一开始只是有一点点起伏,到后来起伏越来越大,那里的老师介绍说,这只是20来米的海浪,那上百米呢?是不是就可以激起浪花啦。那上千米呢,是不是比人都高了呢?这里,老师给我们下了一个圈套,我们毫不犹豫的跳了下去,但是,马上又反应过来了,老师笑了笑,万物都是有一个度的,海浪也是一样的。紧接着,“好奇宝宝们”又接着问了许多问题,我听呢,也只是理解了一个大概,因为他们总在问一些关于八年级学的有关物理的题,或许等到那时候我们也就会懂了吧。

接着,我们又去参观了些上世纪年代的东西,开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双丰收!

最后,到了海大,不去最美的地方一站,那就是枉然来此了。小风吹来,伴随着河水的清凉,林荫树下,美丽惬然清爽。这便是我对于这美景的描述。

由于时间的缘故,我们该回学校了,校长还跟我们说,想看,就等着长大考进来,为我们国家海洋献一份力!

我只当这是一份动力!

海大一游,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学识,看到了大学的学习生活,向往于此,只在心里默默为自己加油,“好好学习”!

【篇六:中国海洋大学观后感】

2015年5月27日,我和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国海洋大学。校领导对我们介绍了许多关于中国海洋大学的事迹,中点了解了物理海洋学科,带领我们参观了海洋物理化学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简称中海大,原名青岛海洋大学,成立于1924年。我了解了中国海洋的大学有国家级的5个重要实验室,我们参观的只是其中一个。里面的老问我们,怎样探究海洋,我们思考想出了一系列的答案,但总结出来的都存在着安全隐患,而且因为天气原因有很多的不方便。老师告诉我们:“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模拟一个实验室,把海洋放进实验室里去,这样既方便、安全,又省钱。”一个小型的风-流-浪水槽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真切的模拟当风刮在海面上时的情景。然后又在实验室中启动了机器亲眼所见模拟波浪的奥妙。

我深切的感受到了海洋的重要性,不光是海洋对天气、军事、资源,甚至战斗等方面的影响,更多的是如果我们利用好海洋,发展海洋,就会成为一个海洋强国。在历史上,我国曾是世界第一的海洋强国,在1405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带领船队周游世界的人,比哥伦布要早96年,是世界了解到了中国的繁荣。强大。作为后人,我为郑和下西洋事迹而感到自豪,也对中国以后发展海洋军事,成为下一个海洋强国充满了希望。我们可以看出,海洋军事的强大,代表这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拥有强大的海洋军事力量,我们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权利才会得到保护。

现在的南北两极,是人类最后的资源宝库。中国海洋大学曾多次到北极和南极考察,其中很多年前用的工具,北极的陨石,南极、北极的海水样本都在一个教室中展览。

在大体参观完中国海洋大学后,许多同学还依依不舍的不愿离开,想要继续参观。校长说:“中国海洋大学太大了,现在的时间已经不能参观了,而且如果想要来参观中国海洋大学,最简单的办法除了有空的时间自己来,最直接的不就是以后你来这里上学嘛!”校长的这句话对我的印象很深,我当时并没有太在意,现在想起来却意味深长。参观完中国海洋大学后,见识到了中国海洋大学如此的业绩,更加激励着我们要好好学习,在中国海洋大学上学,完成想要把中国海洋大学全部参观完,更加了解中国海洋大学这个想法。

我们有着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维护国家利益,就是维护我们自身的利益。我们要更加努力,为国家出一份力,使中国成为一个海洋强国。为了我们国家的未来,为了我们的未来,让我们努力吧!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