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观世博会中国馆有感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观世博会中国馆有感】

8月底,我们全家去上海参观世博会,中国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走进中国馆,有一个场景深深地吸引了我。那是1978、1988、1998、2008四个年代城市家庭实景展示。

我边看边听爸爸讲,1978年的时候,五斗橱是家里的大件家具,收音机是家里唯一的家电,因为没有冰箱,饭菜都放在桌子上用竹笼纱罩盖着;在一个方凳上放着小学生的书本,那时候的小学生在方凳上做作业是很平常的。到了1988年,大部分家里有了冰箱、黑白电视机和写字台,钢折椅取代了方凳。1998年,大多数房子有了独立的客厅,客厅里摆放了沙发茶几,电视机换成彩色的了,书柜和装饰柜上的小摆设使房间显得更优雅。2008年,人们住上了“复式房”,客厅里是壁挂式大屏幕的液晶电视机、全套家庭影院设备,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

从这四个住房实景可以看出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前后城市居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也让我对这次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相信我们城市的生活必将越来越美好。

【篇二:观世博会中国馆有感】

“这周四春游”。老师像喜鹊一样把好消息带给了大家。“耶!老师万岁,学校万岁!”大家对这一突如其来的特大喜讯感到特别兴奋。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盼到了周四,这期间犹如熬过几个世纪。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带来了父母为我们精心准备的零食,把我们几个小馋猫乐得直点头。

过了一会儿,导游姐姐把我们带到了属于自己的车子,我们也选好了称心如意的座位,大概一个小时的路程,我们来到了第一个目的地——禁毒馆。

禁毒馆在一幢高楼的第四层,我们先是徒步前行,再乘电梯上去,到了第四层,我们就看见了简短而醒目的“禁毒馆”三个大字,一进去,馆的解说员就给我们介绍讲解了关于的小知识,并且为我们精心设计了一些小游戏,看完以后我们议论纷纷,“好恐怖,好恐怖。”对于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邪恶之花”——婴粟。而在它们美丽的外表的后面,却隐藏了无数人的痛苦与挣扎,这就是对我们的危害,禁毒馆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的危害,虽然让你得到一瞬间的舒服,但却是永久性的折磨与痛苦。

没过一会儿,我又到了第二目的地——世纪公园。

听名字就感觉不错,当车子走过一绿化时,我惊奇地发现,人们用小树拼成了绿色的“世纪公园”四个字,显得特别环保,很适合我们这座城市。驶到大门,就看见墙上镶嵌着金光闪烁的“世纪公园”别提有多气派,多豪华。走进去一看,到处都是绿色,绿色覆盖了整个世纪公园,好想自己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王安石写过《登飞来峰》得最后一句是“自缘身在最高层”我把它改写为“自缘身在大自然”。

导游姐姐发给我们每人四张游乐园票,可以玩四个不同的游戏,可把我们每个人乐得大声欢呼起来。我们组就像火箭一般飞驰到游乐场。在游乐场里只有笑容,没有烦恼,忘却所有不高兴的事,让我们忘记了学习的烦恼和压力,好好的玩一玩,乐一乐,放松放松。

到了十一点半的时候,我们离开了游乐场,来到了富有音乐的喷水池,其实就是随着音乐的节奏,时高时低,富有节奏。我们的同学不怕被水淋湿,从喷水池另一端,飞奔到那一端,是多么有趣,快乐的事啊!

玩累了,就坐在一边休息,边休息边吃午饭,被提有多惬意了。在吃饭的旁边刚好有一个大湖,当我们吹着湖风,吃着美味的大餐,不得不让人羡慕啊!

吃完饭,我正准备回到导游让我们集合的地方,在在途中看见学长,同学,学弟,学姐都在喂那五彩缤纷的小鲤鱼,也过去,玩一玩,当我看见河中不仅有五颜六色,五彩斑斓的鱼,还有小虾米时,就不由自主的抓了起来。在我家附近有河,我可是“河中神捕”,“河中女霸王”,河中的小鱼,小虾都知道我的绰号(唉,名声这么响,这可不怪我)。小虾一会儿被我抓的东窜西蹦的。

然后,我们走过比我们学校操场大两倍的草地,又转回了公园大门,并且而有了意外收获,发现了两对新人在拍婚纱照呢,在此祝愿他们百年好合。

下午,我们来到了第三个目的地——中国馆。她具有“东方之冠”的美称,果然不同凡响,别具一格。大红色的颜色在阳光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耀眼。由于人流很多,我们大约排了一个小时的队,才进入中国馆内。我们首先排着队看不同的陈列品,然后进入了电梯,把我们带了上去,又进入了一间大房子里看电影,电影主要讲的是中国从古到今的沧桑蜕变。在参观了长达几十米的清明上河图,又看了荷花外的喷泉,喷泉可以映出各种图案,让人措手不及,应接不暇。

最后,我们离开了中国馆回到了学校。学校让我们倍感亲切。

【篇三:观世博会中国馆有感】

今天,我和妈妈到上海世博会去游玩。一路上,我兴奋极了。

心里不停地想着:这世博会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

刚进世博大门,我马上发现自己掉进了“人海”之中。听导游说,当时有几十万人呢!忽然,我远远看见了“挪威馆”。哎!它远看好像一座雪山,雪山下的主体部分却是由木头做成的。妈妈告诉我,挪威的冬天经常会下雪。这样设计,代表了它的气候特征。我兴冲冲地跑过去,想赶紧走进展馆里面瞧一瞧。结果跑到馆前,我傻眼了。原来,它的门前早已排着一大堆人。不过,我下定了决心,毫不犹豫地排起了队……大概排了20分钟的队,我们才走到“挪威馆”的入口。一抬头,我首先看见一个奇怪的景象,一丝丝的冷气从门顶上的小孔中冒出来,像瀑布一样“挂”在门前。穿过了这两道“瀑布”,我才真正走进馆内。展馆里的一块块展牌都是用木头做成的,很环保。在一块“雪山”展牌上,我看见了许多熊的脚印。我好奇地摸了摸,发现这些“雪”和真的雪一样冷。真是有趣!在这里,我看见了一个挪威人,我还和他合了影。

出了“挪威馆”,我和妈妈又赶往“意大利馆”。我发现排的队伍更长了。好不容易,我们排进了外门,谁知,里面还有好长一段的队伍!没办法,只好继续排队。大概过了一节课的时间,我们才真正地进了展馆。我东瞧瞧,西望望,看有什么好玩的东西。突然,我发现有一群人围在一起,赶忙跑过去一看。哦!原来是————“电子感应车”。许多小孩都在争着玩,我也迫不及待地坐了上去,哇!真是太刺激了。那些感应车的前面,有一个巨大的屏幕,屏幕会随着你骑车的速度而不停变化!时快时慢,十分有趣。

后来,我们还参观了“瑞典馆”、“葡萄牙馆”、“荷兰馆”、“非洲联合馆”……。这些馆都各有特色,展示了各自国家的科技、文化特点。一直到晚上9点,我们才依依不舍地乘车回酒店。

这次的世博之行,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不出国门就看到了许多国家的风土人情,真是又充实又好玩啊!

【篇四:观世博会中国馆有感】

2011年的大年初一,在瑟瑟寒风中,我踏上了中国馆的第一级台阶。胸前红艳艳的的围巾随风舞动,心中的激情难以言表:中国馆,我终于走进了你的怀抱!我环顾四周:好大一个馆!好美的一个家!随着人流,我步入馆内,流连其间。

游览中国馆必定是件令人欣喜的事情,但由于人山人海,嘈杂之音确实令人烦恼不已的。排队时人挤人,人拥人,大冬天里几乎没有人不被整得汗流浃背,唉声叹气的。更可气的是,一些缺乏社会公德心的人自私自利,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冲冲,挤挤挤,污言秽语、强词夺理者也大有人在。唉,咱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都哪里去了呢?

中国馆是目前世博园区唯一一座现存馆,据说它将被永久保存。进馆之后,首先上12楼观看了一步名为《历程》的影片,主要讲述了“中国城市从荒凉走向繁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两个主题。一代又一代的普通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汗水默默地浇灌出今天的文明之花和幸福之花。中国是一个有大爱的民族,不论是世界人民的灾难,还是中国人民的灾难,我们都会毫不吝啬地伸出友爱之手,一个个生命失而复得,幸福家园又一次展现在人们眼前。我要说,万里长城永不倒,中国人民心连心!

“Good,verygood!”我的眼球不禁被这赞美声吸引了过去。原来眼前的巨型屏幕上出现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几千个大大小小的人物造型、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梦幻般地展现在了我的眼前。清粼粼的河面上,一艘渔船停靠在码头边,船夫正撩起衣角擦着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他仰起头来,对这街心来来往往的商客似乎在吆喝着什么。街对面,一位体态臃肿的商人大步走进一家珠宝店,后面跟着的几个挑夫,各挑着两个装饰精美的大木箱。商人打开箱子,几款样式别致的珠宝闪耀出夺目的光芒,照得我眼睛都睁不开啦!难怪珠宝店的老板喜笑颜开,可不可支呢!商人不禁也展开了紧皱的眉头,似乎已经谈成了一笔大买卖。《清明上河图》中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活灵活现,各种不同身份的人举手投足都清晰可见,恍若就在眼前一般。玻璃橱柜里还镶嵌着瓷器、绸缎、珠宝等珍贵的文物,“金兽首玛瑙杯”、“元青瓷瓶”、“鎏金车马”等,它们工艺之精美,样式之别致是我们现代人都遥不可及的呢!

我还乘坐着“小白车”参观了“小桥流水”、“高山美景”等人间仙境,令我仿佛置身于幻想的境界里。现代技展区向我们展示了各种高科技的产品:阳能汽车、风力发现装置、环保摩托车……

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我离开了中国馆。至今回想起来,还有如漫游其间之感。那影片,那画面,那美景怎能让我忘怀呢?

【篇五:观世博会中国馆有感】

去年,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了世博会,中国馆更是成为了一座标志性的建筑。今天我有幸参观了中国馆,为我们的祖国这么好的建筑而自豪。

进入国家中国馆,首先来到了一个巨大的环幕影院,影院里放映了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电影表面讲述了一个小男孩的成长过程,实际上却深深展现了中国当代城市化进程:当小男孩还不满十岁时,道路两旁只有稻草屋;可当小男孩长成小伙子时,城市里高楼大厦林立,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出了影院,紧接着看到的是著名画家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你可别小看了它,它可是会动的《清明上河图》哦!而且比原图放大了30倍,长128米,高6•;5米,整幅图有832平方米,挂在大厅的整面墙上。《清明上河图》分白天和夜晚两个版本,白天出现人物691个,夜晚出现人物377个。描绘的是宋代汴京繁华的生活景象。你瞧,画上有个店铺,一个小孩蹦蹦跳跳地走出了店铺,不一会儿,就消失在一条小弄堂里;哇,哪儿有条船,船上有七八个人在撑舵呢,岸上的纤夫们则在用力拉纤;街上的人来来往往,好不热闹……我看着这栩栩如生的画面久久不愿离去。

《清明上河图》的对面是中国馆的镇馆之宝——秦兵马俑中的一号铜车。只见驾车手神态庄重,两只眼睛炯炯有神,驾着铜车,好像要为秦国统一天下做殊死拼搏。

接下来,我们乘坐公用小火车,开始了中国馆的第二站——寻觅之旅。“呜……”火车开动了,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座座拱形大桥,有“十七孔桥”、有远近闻名的“赵州桥”,还有“跨海大桥”。穿过山洞,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又是另一番景象:长廊上图画多姿多彩,远处的小山若隐若现,湖中的清水更是波光粼粼,如诗如画!

最后,我们进入了“低碳未来”,这里摆放着各种低碳环保的器具,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低碳化的城市生活。看着看着,我不禁想起了我们中国从前的模样,以前的中国人喜欢浪费资源,使得好多城市缺水、缺电,连北京也不例外。现在,国家利用低碳生活让形势转变了许多。

在参观完中国馆后,我坚信,中国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