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祖孙三代话秦淮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祖孙三代话秦淮】

周日下午我倚在外婆家的书柜旁,正津津有味地看书。翻着翻着,一张老照片从书里掉了出来。我捡起一看,照片里是年轻的外婆和少年的妈妈,两人依偎在一座桥上,最让我忍俊不禁的是,妈妈正用手捂着鼻子,脸上露出奇怪的表情。

我跑去问外婆和妈妈,这照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是妈妈小时候在秦淮河的文德桥上拍的一张照片。那时的秦淮河水浑浊恶臭,河面漂浮着一条条死鱼和各种生活垃圾,岸边的枯树无精打采地站立着。难怪妈妈忍不住要用手捂着鼻子呢!妈妈一谈起秦淮河,想起的就是个“臭”字。“秦淮河一直是这样的么?”我好奇地问外婆。她摆摆手,笑着告诉我:她的老家紧邻着秦淮河,在她小时候,河水唱着欢快的歌儿叮咚叮咚地奔向远方;女孩儿们三五成群从河里挑水,回家灌进大水缸;男孩子们一个个大胆地跳进水里,自由自在地与小鱼比赛游泳……说起这些的时候,外婆的眼里闪烁着亮晶晶的光彩。那现在的秦淮河又变成什么样子了呢?

走过香味扑鼻的美食商铺,穿过干净整洁的东市西市,步入气势磅礴的“天下文枢”牌坊,我们来到了秦淮河畔。翠绿的河水像一条丝带,静静地缠绕在粉墙黛瓦之间;清澈的河面像一个数码照相机,照下了对岸闪着金光的巨龙照壁。夜幕低垂,我迫不及待地拉上外婆和妈妈,一起乘上古色古香的画舫。船桨启动,微风吹拂着岸边的垂柳,夹杂着丝丝花草的清香拂面而来;眼前古建筑上色彩斑斓的轮廓线,店铺商家的霓虹招牌,映衬着明晃晃的夜空;耳畔传来文人墨客的奇闻轶事,又增添了几分神秘而传奇的色彩。听讲解员阿姨的介绍,秦淮河是我们南京人的母亲河,她分为“内”、“外”两支,在夫子庙的这一段是“内秦淮”,自古以来就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正可谓“锦锈十里春风来,千门万户临河开”。可是在七八时年代,居民的肆意乱倒,工厂的任意排污,让她病体缠身,哀伤连连。后来政府进行了重新整治,这才有了今天像画卷一样美丽的秦淮河风光带。2014年秦淮河被印在了中法纪念邮票上,骄傲地向全世界展示她秀美的江南风光和悠久的文化历史。

站在文德桥上,我们祖孙三代拍了一张合影,照片里的我们仨咧着嘴巴,开心地大笑。习爷爷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没有优美的水环境,哪里能有我们美好的生活。幸福的我们,徜徉在最美丽的秦淮画卷中,体验着最美丽的南京城市,成长在最富强的祖国母亲的怀抱里。我要努力学习,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二:祖孙三代话秦淮】

九月二日夜,吾与母游秦淮。观淮水,两旁灯火通明,四周皆闹市,似星点缀。淮水旁有一贡院,曰“江南贡院”,可容考生两万余人。伯虎,太白,均于此得功名,此之为人才辈出之地。

入秦淮,上一舟,曰“画舫”,上有一侍者,其声悦耳动听。顾四周,一石壁上有二浮雕,光映之,光亮夺目。浮雕有二仙女,近观可知其局部,仙女之足,白嫩光亮,纤细动人,观此则陶醉其中,可谓楚楚动人。

舟在江中驶,侍女述两旁之景,奇峰怪石,危峰兀立,尽显其态,错落有致,似乱,其中却暗藏玄机。淮水有桥三十有余,座座精雕细琢,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舞文弄墨,好不自在!

秦淮还拥金陵八妓:圆圆,香君,如是……皆是侠义之女。如是于国危亡之时,毅然为明抗清,一代才女,最终竟被逼无路,缕帛自尽,“矣,自古红颜多薄命”又能如何。

时辰过半,画舫到岸,回望淮水,不禁感慨,流水依旧,景复初者,然人亦不复为初者也。光阴如水,弹指便是百年光阴已过,史终旧矣,将来仍赊,把好当下,此乃淮水之景复诉之也。

【篇三:祖孙三代话秦淮】

乡阳隐遁在喧嚣的背后,渐渐熄灭,夜幕降临,一只从远方漂来的小舟,静静地停靠在寂寥的码头。

倚船而立的诗人,孑然一身,望向船外清冷的秦淮河。迷蒙的水雾悠悠地在水面上弥漫,沾湿了那月光,把若隐若现的清辉抖落在寒冷的沙滩上,却又被那薄如轻纱的烟遮盖了纷纭的细节,只留下碎影满地都是。风安静地栖落在树枝上,注视着那个深沉的背影暗自沉思。

不远处,满城的灯火燃起,在苔绿青石板街间竟放,宝马雕车络绎不绝地穿梭在喧闹的河岸旁。隐隐传来丝丝酒香,浮游在酒家的屋檐下,氤氲在纸醉金迷间,不忍醒来。

乐声四起,熟悉哀愁的旋律牵动着诗人的心,打碎了这一纸幽幽的夜,涌进了树巢,惊醒了一群休息的小鸟,扇动着羽翼,慌忙躲进母亲的羽毛下,歌女们怀抱琵琶,半遮着面,袅袅婷婷的身姿,在灯火酒绿间演绎着那首《玉树后庭花》。

一种愁思幽恨在诗人的心间暗暗滋生,这些歌女又怎知南朝就在这红帐春宵毁于一旦,惟有那亡国之恨依存于世,忧愤忽然涌上心头,却无奈隐没于这深深的夜色里……

【篇四:祖孙三代话秦淮】

抓住假期的尾巴,我来到了古都南京。这真是一座迷人的城市,古今结合,中西合璧,让人惊叹不已。而那见证这座城市千万年历史变迁,记录这座城市所有昌盛衰败的秦淮河更是让我倾心不已。

晚上八点左右,我们登上了船。这艘船黄色的顶,红色的船身,船头有两条栩栩如生的黄龙,船底还有青云保驾护航,让我仿佛在蓝天之上。

船慢慢地驶出了码头,船窗外的景象恍若仙境。月光像一层朦胧的薄纱,轻轻地盖在了平静的河面上。月光如水,水如月光,两者交融,让人如痴如醉。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杜牧在《泊秦淮》中那句著名的诗句: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波光粼粼的河面被船缓缓分开,留下了一道淡淡的痕迹。两岸的红灯笼掩映着月光,呈现出柔和的橘色,把河面照亮。现在正是初秋,借着橘色的光,可以看见,树上的叶子被来往船只带落,一片红枫,一片银杏,一片绿叶,河面上被落叶谱写出五彩的画页,真是美不胜收。

很快,船只又停靠在了码头。我却迟迟不愿起身,深深地沉浸在秦淮的美丽之中……

啊,古老的秦淮;啊,美丽的秦淮,你是多么多么让人流连忘返啊!

【篇五:祖孙三代话秦淮】

天渐渐暗下来了,秦淮河边的人群多了起来。灯笼荧红的光影在河面上浮动,游船画舫留下几道淡淡的水痕,融入暗青的粼粼波纹中了。

秦淮河的水极绿,如一块半凝固的,温润的翡翠。在一处静寂细看,被磨得光滑的铜板路边,河水倒映着红灯笼飘忽不定的光。暗绿和火红,平生出了几分妖艳和扑朔迷离的意境来。每当古铜色的船桨悠悠击入水面时,河水缓缓漾开,泛着浅绿的水珠挂在船舷上,泛出一片柔美的光晕。

河边有几排大树,月光夹杂着淡银色星光,在枝桠上跳跃,旋转。如一个个身着银色纱衣的舞女,在深蓝的夜幕下跳着优雅娴静的舞蹈。树影在水中是浓浓的绿色,和淡淡的银白色,更显出秦淮河姣好的面容。

秦淮河边的夫子庙有许多小吃。香气常常在河面上流转,诱惑着人们。这时秦淮河露出了她最温柔的一面。河水慵懒地流着,仿佛卸下了一切的妆饰,显出了一种母亲般的和蔼和温情。

倚在夜色,倚在秦淮的嫣然笑靥中,不禁沉醉至今。

【篇六:祖孙三代话秦淮】

秦淮河,一个多么美丽的名字,一个多么美丽的地方。

永远记得多年前那个阴阴霭霭的春日,宁静的街道上吹着小清冽的轻风。我在那平常至极的路口拐了一个弯,便见到了那条深沉幽亮的绿水,晶莹如翡翠,宁静如那黛色的钟山,温柔的碧波摇映着两岸安闲的一切;嫩绿才黄的新柳,含羞待放的雪白杏花,飘飘摇摇不知目睹多少兴衰的酒旗,滴着水珠的墨色瓦檐,爬着积年翠苔的渡口和石桥。

我不知受到了什么力量的指引,只是灵魂出窍般地在秦淮两岸徜徉,滴滴嗒嗒,几粒雨珠落在了载满游人的船蓬,充满耳畔的却全是那清脆响亮的桨声。一只游船过去了,一只又一只,宁静的水面荡起了温和的波纹,水下深深的厚苔若现若隐。

走累了,只好寻个临河的茶店坐下,却因为一直在屋檐下行走,对愈落愈欢的雨点毫无察觉,凭在栏上,才望见那银丝一般的春雨已在河面上织起了薄烟,不时地随风沾上我的脸颊,送来阵阵泥土与青草的淡香。沙沙,沙沙,整个世界都回荡着细雨的吟唱。

不知不觉,经年或是一瞬,雨珠已松松爽爽地落了个兴尽。秦淮河还是那样的深沉宁静,泛起闪着银光的水花,似乎对一切早已可以为常。岸边的嫩柳可是欢快起来,就如刚梳洗好的娉婷少女,迫不及待和着风舞起曼妙的腰肢,阴阴霭霭的天空上还是一层涂抹均匀的灰色,正含着温情拥抱着大地,王谢家中的燕子悠然双飞过屋檐。

到了天色将暗,华灯初上时,秦淮更会露出她那绝世的容颜。两岸红红的灯笼一齐亮了,在墨绿的河底投上一层模糊的光晕,把历尽沧桑的秦淮河水褪去风尘,露出她的年少温婉,对岸传来了悠长的歌声,那是桃叶渡的声音啊,斯人已逝千年,故事却鲜活如初,不禁惹人疑惑:时光真的不再了吗?“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这歌声或许就是秦淮的记忆,是她要展现给世人的真实……

多少年已过去了,秦淮的影子却总出现在我的梦中,告诉着我世界在繁华之后可以怎样闲适,人生可以多么动人。秦淮,这条有着美丽名字的美丽的河,已永远流淌在我的心中。

我情系秦淮。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