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给周恩来总理的一封信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给周恩来总理的一封信】

敬爱的周总理:

您好!我是惠阳区淡水第八小学的一名学生。最近,我阅读了有关您的传记,对您的光辉一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且不说,您在年少的时候,以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唤醒了神州大地上的炎黄子孙:上学读书,是为了让祖国富强起来。也不说,您在去日本之前,又回到沈阳的母校,看望老师和同学,留下的临别赠言是:“志在四方”,“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再一次表达了您献身给亲爱的祖国的宏伟志愿。更不说,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您与几位革命前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领导南昌起义,领导人民为了当家做主人而斗争。新中国成立后,您负责多方面的工作,尤其在担任共和国总理26年期间,党和国家的几乎每项重要工作,都在您的操劳范围之内。为了祖国和人民,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最让我难忘的是:您在病危中,仍然把人民放在第一。1976年年初的一天。在肃静的手术室里,医务人员刚给您做完癌症切除手术。身体虚弱的您,忍着剧痛,叫来了长期从事肿瘤防治工作的李冰同志,向他了解云南锡矿工人肺癌的发病情况,您语重心长的话语我们至今仍记得:“癌症不是不治之症,我国医学一定要战胜它!”

当医务人员带着您的心意,奔赴云南锡矿的时刻,您却正在忍受着癌症的折磨。您那慈祥的面庞,已经异常消瘦;您那炯炯有神的双眼,已深深地凹陷下去。然而,您那坚定的目光却仿佛在重复地说:我还有许多工作,我还要做许多事情……

总理呀!您病情处在这样危急的时刻,仍想着千里之外的矿工们,您那宽广的胸怀装着亿万人民,唯独没有自己。

敬爱的周爷爷,虽然您和我们永别了,但您对人民的深切关怀,对祖国的倾心付出,将时刻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懂得关爱他人,懂得责任。

敬爱的周爷爷,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此致

敬礼

一个敬仰您的人:宋奕洵

【篇二:给周恩来总理的一封信】

精神永存·我心成长

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只有在少年时期,立下报国之志,才能民富国强。在诞辰120周年之际,作为初中生,我对有了更深刻的感知。

精神人物总有一段光辉历史

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是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他的卓越功勋、崇高品德和光辉人格深深铭记在各族人民心中。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红军长征,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和平外交政策到,他的身影时时出现。他始终坚定信仰,理想崇高,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

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遵义会议中,他为在危难中挽救红军挽救党,发挥了重要作用;西安事变中,他为了挽救民族,挺身而出……精神体现在国家、党、社会上,更体现在人民身上。他毕生坚持维护人民利益,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这一段光辉历史,让精神闪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少年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振奋了多少人的斗志,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少年从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打开一本好书,迎面扑鼻的是清香而深邃的气息。在书中能够随意想象,在作者的文字中,一点一点品味他们对生命、对生活、对自然的态度,在书中获取的是知识,是力量,更是精神的熏陶。读书使人聪慧,使人精神充盈,让人有足够的力量去振兴中华。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要博览群书,全面发展,勇于创新,努力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仅是对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也是激励人们奋发努力,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

为精神之弘扬而奋斗

信仰坚定,忠诚有志,热爱人民,勤政为民,实事求事,光明磊落,严以律己,无私奉献……这是精神。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更要多一份责任,一份担当。

精神就是中国精神的一部分,是中国情民族魂。它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爱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好地包容进去,为中国发展一直默默奉献力量。我们青少年更要弘扬精神,自觉承担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为发扬中国精神而艰苦奋斗,让中国精神去感动每一位中华儿女。我们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做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传播者,建设者;还要提高自身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弘扬民族精神,为精神之弘扬而奋斗。

精神感动中华民族,感动中国,更感动世界。周总理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不曾衰落,他的精神永存我心!

他说:“对自己应该自勉自励,应该严一点,对人家应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教会我宽以待人。

他说:“精神生活方面,我们应该把整个身心放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这样,我们的政治责任感就会加强,精神境界就会高尚”,告诉我要有崇高的理想。

他说:“今天的现实是不够美满的,但是美满的现实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创造”,让我有责任担当。

总理精神感人心,鞠躬尽瘁为人民。

千言难尽追思忆,精神永在人民康。

中华崛起我读书,祖国责任我担当。

——后记

【篇三:给周恩来总理的一封信】

清晨,一辆辆大巴车驶向淮安周恩来故居,我们满怀着激动之情,踏上了游周恩来故居之旅!

经过长达三小时的路程,我们来到了纪念馆,步入纪念馆,映入眼帘的便是周总理高大人像,他深邃的目光望向远方,不知在思考着什么?我猜,应该是想着怎样使国家更加强大吧!

走进大厅,四周的墙上挂着与周总理有关的故事和照片,每一张都记录着周总理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华民族所付出的一切又一切!

参观完纪念馆,我们来到故居,还未走进故居,便一眼望见门的上方挂着高高的门匾,书写着“周恩来同志故居”,红底金字,是邓小平爷爷题写的。

我们走到周总理的书房前,书橱里放着许多书,墙上挂着字画,我不禁想起了周总理曾说过的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这里我们看出周总理是多么的勤奋好学呀!从小就立志要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真了不起!接着我们来到了周总理的卧室。周总理的卧室只有一张床,几个板凳和一些洗漱用品,墙上几幅简单的画,无不彰显着这间屋子的主人——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是那么的朴素,简朴!接着,我们看到了一块石头上刻着两个字——腾飞,象征着,这里就是大鸾腾飞的地方,在这之后,我们还参观了周总理的家室,以及他的妻子邓颖超纪念园。

周总理无时无刻地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永远留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无法忘却那个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少年!

【篇四:给周恩来总理的一封信】

读罢《周恩来》,掩卷沉思。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新中国的成立和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这不禁让我想起欧阳修在《伶宫传序》中的名言:“忧劳可以兴国。”

平时,常听老人谈起总理,谈起他对人民的挚爱,谈起他卓越的才干、宽广的胸怀、崇高的威望,我内心充满了对他尊敬和仰慕。

总理的一生堪以“日夜忧劳,殚精竭虑”来形容。从他年轻时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理想起,他一刻也没有停止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一刻也没有停止为挽救民族危亡而操劳。日寇投降后,为了和平建国,他不顾身患伤寒,数次与蒋介石谈判。新中国成立后,他日理万机,为苍痍满目的祖国大地变得美好而呕心沥血。文革后期,他身患癌症却为保护我党的优秀干部而做了大量工作,直至停止呼吸,就这样去了。总理,您为祖国人民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一生的忧劳。您以无畏的拼搏,以无私的奉献,赢得全中国人以至世界人民的尊重和爱戴。中华民族将永远感谢您,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以忧劳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忧劳而“兴家、兴国、兴邦”,自古以来,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代越王勾践、唐太宗到近代的孙中山,脉脉相传,代代相续。这种美德,在总理身上又得到了新的升华。他赋予这传统美德以新的含义,它被继续发扬,成为为实现理想而排除万难、奋力前进、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我们,跨世纪的接班人,是否也应该有忧患意识呢?是否在享受着革命前辈的胜利成果时,也应该想一想自己为国家为民族做些什么呢?是的,我们还不能放松,祖国在发展,可她还没强大;祖国在繁荣,可她远未达到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前路,还需要我们去开拓、去铺设,若我们不具有忧劳精神,又怎能成为栋梁之材?

所以,我们要发扬“忧劳可以兴国”的美德,在拼搏和磨练中争做“四有新人”,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生,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篇五:给周恩来总理的一封信】

清明小长假期间,我有幸参观了淮安的周恩来纪念馆。这次参观让我深深地了解周总理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光辉的一生,铭记他为中华崛起而奋发有为的宏伟大志,缅怀他朴实而又崇高的伟大人格。

走近周恩来纪念馆,远远地就看见邓小平爷爷亲笔提写的馆名。纪念馆四面环水,主馆底部是梯形,馆体呈八棱柱形,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是周总理端坐着的汉白玉像,只见他手持长卷,面带笑容,塑像高3。2米,在鲜花簇拥下庄严肃穆。沿着楼梯向上便到了瞻仰台,耳畔吹来的习习凉风和人工湖碧波荡漾的湖面,让人不禁心旷神怡。

沿着主轴线向北,来到呈“人”字形的附馆。它通过翔实的文献资料和多台电视显示屏,向人们展现了周总理一生,有血雨腥风的倥偬岁月,有废寝忘食的日常生活。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周总理在长征途中用过一条毛毯,泛白的毛毯上除了缝了一块大大的补丁,还有那殷殷血迹。继续向北行,我看到了周总理铜像和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厅,一辆总理生前使用过的红旗轿车也吸引许多人合影留念。

此外我还参观了西花苑碑苑,欣赏了周总理和许多名家留下的墨宝手迹。周总理用刚劲有力的字体向后人述说着自己的人生感悟,名家们则赞扬总理的高风亮节。

参观周恩来纪念馆,让我走近伟人周恩来,也走近他不平凡的人生。他是矗立在人们心中不朽的丰碑,值得我们永远去怀念和敬仰。

【篇六:给周恩来总理的一封信】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每每念到此诗,总能给我以怀古伤今之感,同仇敌忾之痛,这是一位怎样的“哀痛者”和“幸存者”,才能写出此般豪迈,此般真情之诗作。昔人已去,往事依旧,是的,他是中国革命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他的名字,会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历史不会忘记他,人民的总理——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抱负,为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的誓言,一字一字,镌刻在他的心中,刻在我们的心中,刻在所有中华儿女的心中,才让我们敢翻过身来,提起血刃,指向敌人,扒开迷雾,找到中国人的方向,才让我们重新拾起骨和血,同敌人搏斗!搏出一个属于人民的中国!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就未来发展问题,在重庆举行了重庆谈判。众所周知,重庆市国民党的地盘,共产党人到了重庆,就好比是入了虎穴龙潭,确切的说,这无非就是一场假和平的阴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除了差错,中国的革命都可能会毁于一旦。而正是这场阴谋,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国家领导人临危不惧的气派和对国家、对人民的负责:他丝毫没有畏惧,在经过冷静的思考和众人的商议之后,果断决定陪同毛泽东一起参加会议,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领导人的明智与果断好爽的英姿!历史,不会忘记他的智勇!

1995年的万隆会议,在帝国主义的重重阻碍下如期举行,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色人种”的洲际会议,是世界历史的新起点。但同样是一次危险重重之旅。新中国的成立,无疑是让帝国主义虎视眈眈。不过刚刚成立的中国就如同初生牛犊不怕虎一般,不畏强暴,迎难而上。就帝国主义的态度而言,他知道途中定会有种种危险在等着他,甚至付出生命,可这又怎样:危险,是留给勇者的!在国家主权、利益面前,他选择了毅然前往。会上,他本着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尊严的立场,同其他国家展开讨论,甚至是争执,最终提出的一系列原则,赢得了诸多国家的肯定,也赢得了后世的赞扬。可想而知,这是顶着何等的压力,又是冒着何等的风险,但他不怕,因为他的心中流淌着祖国的热血,他永远没有忘记人民对他的期望,忘记祖国赋予他的使命。历史,不会忘记他对国家的忠诚!

“我们国家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人民同甘共苦,共命运,如图享受,怕艰苦,甚至走后门,特殊化,那是会引起群众公愤的!”

在我看来,周总理是个“平凡的人”,平凡之处就在于他的和蔼,慈祥,以天下之胸怀做人,以国家之抱负育人。他,不仅是我们国家的总理,更是人民的总理,是人民心之所向,他用他的平凡,温暖着千万中华儿女,感动着千万华夏子孙!

1975年,是沉默的一年,总理去世的前一年。此时的他已是病入膏肓,奄奄一息,可他任然坚持要每天看书读报,了解国内外大事,他甚至还在关心人民生活问题,关心水利工程!在他逝世之前,他曾对叶剑英嘱咐过:“我死后,请把我的骨灰撒进江河,灌溉江南土地,这样才算得上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看到这里,我不禁潸然泪下了,伟大这词恐怕早无法形容他了吧!我不禁发出感叹:“他,是中国的历史!”,历史,不会忘记他对人民的情怀!

“任何新生事物在开始时,都不过是一株幼苗,一切新事物之可贵,就因为在这新生的幼苗中,正以无限活力在成长……”这些话语浮现在我眼前…我开始沉思了。

时间仍在飞逝,往日的总理早已不在,可他的飒爽的英姿,雄健的体魄,仍屹立在所有中国人心中,他雄浑的声音,仍响彻云霄,他高洁的灵魂,会永立于历史之巅!历史永远不会忘记他,人民的总理,中国的骄傲一一周恩来!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