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县_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绩效中期评估自评价报告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目录/提纲:……
一、产业园概述
(一)产业园基本情况
(二)产业园基础设施情况
二、创建任务完成情况
(一)创建任务完成情况
1、做优茶基地
2、做大茶龙头
3、做强茶科技
4、做深茶文化
5、做靓茶品牌
6、做活茶营销
7、联农带农机制
8、强化财政支持
(二)工程项目建设完成情况
1、3万亩标准化绞股蓝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2、8万亩标准化茶园培育项目
3、500吨富硒茶精深加工项目
4、200吨富硒红茶生产线建设项目
5、500吨富硒绿茶生产线建设项目
6、100吨富硒黑茶生产线建设项目
7、绞股蓝产品精深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
8、300吨平安绞股蓝精深加工项目
9、女娲翠峰富硒茶加工生产线提升项目
10、200吨绞股蓝系列产品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
三、中期评估条件符合情况
(一)产业融合发展情况
(二)技术装备支撑情况
(三)农业绿色发展情况
(四)联农带农惠农情况
(五)资源要素集聚政策支持情况
(六)_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情况
(七)组织管理运营机制情况
(八)中期评估不予通过情况
四、产业园建设典型模式
五、存在问题
1、统筹推进不够
2、招商引进不够
六、下步打算
1、强化跟踪调度
2、持续做好服务
3、注重协调联动
4、严格资金管理
5、加大宣传力度
6、加强督查考核
……
**省**县_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绩效中期评估自评价报告

**省**县_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以来,在农业农村和财政局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县严格按照《**省**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方案》要求,聚集各类要素、创新_机制、强化措施保障,高效推进创建,较好的完成了中期创建各项工作任务,产业短板有效补强,产业链条全面延伸,融合发展深入推进,综合效益大幅提升,促进了富硒茶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为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将中期绩效评价报告如下:
一、产业园概述
(一)产业园基本情况。**县_现代农业产业园于2022年4月28日批准创建,主导产业为富硒茶产业(含绞股蓝)。创建范围涵盖**等7个镇97个行政村,总面积1813.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44万亩,总人口19.1万人,园内农业人口13.02万人。产业园茶产业基地面积17.5万亩(其中绞股蓝3万亩),2022年茶产品产量1.15万吨,农业总产值34.40亿元,主导产业产值26.5亿元,带动就业人数25000人,常驻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83元。产业园创建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农民受益”原则,按照“做优茶基地、做大茶龙头、做强茶科技、做靓茶品牌、做深茶文化、做活茶营销”总体思路,推进“一核一带五区”产业聚集区建设,组织实施六大类33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8.1亿元,其中申请_财政奖补资金0.7亿元,地方配套2.3亿元,社会自筹15.1亿元。
(二)产业园基础设施情况。产业园内交通条件便利,生态环境优越,农耕条件良好,水、电、路、讯等农业基础设
……(新文秘网http://www.wm114.cn省略1091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3.3亿元),占产业园总产值77.03%。产业园共吸纳经营主体193家,其中龙头企业50家(含_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1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5家,家庭农场38家,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占比62.2%以上,电商销售普及率57%,茶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5.6%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一产产值比达到3.07:1。组建社会化服务组织15个,打造农村创业就业孵化基地10余个。
3、做强茶科技。任务内容:建立富硒茶产业链研发中心、富硒黑茶科技研发中心、绞股蓝健康食品研发中心各1个,专家工作站5个,研发茶叶、绞股蓝新产品、新品种5个以上。搭建茶叶智慧农业平台1个,产业园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以上,新产品、新技术科研推广经费投入达到1000万元以上;产业园茶树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标准化普及率达到85%以上,农业机械化率达到70%以上;全产业园专业技术人员数量达到120名以上,每年培训500人次,培养茶叶专业营销人才50名。完成情况:组建富硒茶产业链研发中心、富硒黑茶科技研发中心、绞股蓝健康食品研发中心各1个。与中国茶叶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联合建立专家工作站6处,研发茶叶、绞股蓝新产品20余款、绞股蓝新品种2个,搭建茶叶智慧农业平台1处,科研推广经费投入800万元以上。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和茶园全程机械化,产业园茶树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标准化普及率达到85%以上,农业机械化率达到65%以上,培训农业系列人才1100余人,其中茶叶专业营销人才50名。
4、做深茶文化。任务内容:创建**“两山理念”教育实践基地,建设5个茶产业研学基地,建成秦汉古茶文化博览馆、**茶业生态文化博览馆,提升******硒茶小镇茶旅精品线路,建设生态茶庄园10个,**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完成情况:成功打造**“两山理念”教育实践基地,建成投用茶研学基地5个,生态休闲茶庄园10个,秦汉古茶文化博览馆、**茶业生态文化博览馆正在建设中,茶旅精品线路服务接待水平大幅提升。
5、做靓茶品牌。任务内容:建立健全茶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确保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100%;园内省级及以上知名品牌(商标)达到12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比例达到83%;构建“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综合品牌体系,推动**挺进“中国茶业百强县”前三十强。完成情况:入园主体质量追溯和产品合格证使用实现全覆盖,茶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100%。制修订了《**女娲茶》《**绞股蓝》两项省级地方标准和《**县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管理使用办法》,园内省级及以上知名品牌(商标)8个。**绞股蓝通过**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认定,“**女娲茶”“**绞股蓝茶”入选2022年第一批、第二批_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022年**县荣获“_茶叶百强县”称号,排名46位。
6、做活茶营销。任务内容:提升长安茶城和城南茶叶市场功能,开设京东、淘宝、抖音等电商网店10个,举办5.21国际茶日、**茶之旅文化节等系列茶事活动,在大中城市建设**茶业体验店10个、专营店15个、代销网点50个。完成情况:长安仿唐街茶叶交易市场建成投用,**县城南茶叶交易市场功能提升项目完成服务中心建设,主题街区改造加快推进。在_大中城市开设茶叶体验店10个、专营店6个、代销网点26个,组建专业运营团队6个,培育专业销售人才100余人,茶产品线上交易额达到2.5亿元以上。培育茶叶出口企业6家,出口茶产品2700余万元。成功举办5.21“国际茶日”系列茶事活动,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大型展会20余场次,央视、新媒体等推介宣传**茶品牌成效显著。
7、联农带农机制。任务内容:带动就业2.5万人,其中二三产业就业0.86万人,带动农户比例保持在70%以上,产业园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017元增加到18270元,较全县平均水平高出31%以上。完成情况:产业园带动25000余人就近就业,其中二三产业就业0.76万人,带动农户比例达到69.8%。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83元,较2021年增长7.7%,排名全市第一位。
8、强化财政支持。任务内容:2022年争取财政资金1亿元以上、金融机构贷款额增加1亿元、社会资本投入8亿元以上。完成情况:累计完成产业园创建投资96446万元,其中_财政投资2146万元,整合使用涉农资金13000万元,吸纳社会资本81300万。
(二)工程项目建设完成情况
1、3万亩标准化绞股蓝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任务内容:发展标准化绞股蓝种植基地3万亩。完成情况:建成**2号绞股蓝优良品种繁育圃100亩,繁殖优质种苗2000余万株,落实绞股蓝标准化种植基地3万亩,其中新品种示范基地5000亩。
2、8万亩标准化茶园培育项目。任务内容:改造提升老茶园3万亩,认证有机茶园3万亩,补植良种茶园1000亩,抚育幼龄茶园2万亩。完成情况:完成茶园提质增效3万亩、幼龄管护2万亩、补植50亩、新建350亩,建设智慧茶园350亩, 35家4.2万亩茶园启动绿色认证。
3、500吨富硒茶精深加工项目。任务内容:改扩建标准化厂房5000平方米,建设大宗茶、红茶、砖茶和出口食品工业原料茶等富硒茶精制生产线各1条,提升茶产业研学基地1处。完成情况:完成5000平方米厂房主体建设,改造提升茶产业研学基地1处,年接待研学人员3500余人。富硒茶精制生产线完成规划设计。
4、200吨富硒红茶生产线建设项目。任务内容:新增100吨富硒红茶、大宗茶生产线各1条,改造提升加工厂房2000 ㎡。完成情况:已完成2500平方米加工厂房改造提升和富硒红茶生产线建设;建成冷链仓储、检验检测、电商平台、茶文 ……(未完,全文共12883字,当前仅显示3065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