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在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动员会上的讲话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目录/提纲:……
一、增强担当意识,充分认识选派“第一书记”治难转后的重要性
一是重视程度高
二是选派程序严
三是待遇保障好
四是工作措施硬
二、解决突出问题,切实把治难转后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三、严守工作纪律,在治难转后中展现“第一书记”风采
四、加强协调配合,为“第一书记”在村开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
在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动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经县委研究同意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市农村党组织治难转后工作有关精神,就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下面,我就如何做好“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工作,推动治难转后各项任务落实,进一步提升农村党组织建设水平,讲几点意见。
一、增强担当意识,充分认识选派“第一书记”治难转后的重要性。
实施治难转后三年行动计划,是市、县委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是推动治难转后任务目标落实的有效形式。以前,我们多次开展过部门包村、干部帮扶活动,但与以往相比,这次选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有很大不同。一是重视程度高。特别是在做好“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工作上,书记明确提出“人员一定要选派好、待遇一定要落实好、作用一定要发挥好”。为抓好落实,县委还专门制发了《关于选派“第一书记”帮促后进村整顿的意见》,对选派程序、工作职责、工资待遇、管理考评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二是选派程序严。为选准、选优“第一书记”,在个人报名、组织推荐、乡镇筛选的基础上,县委组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770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力。农村是党和人民事业的“最前线”,是_各项政策的最终“执行者”,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对于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选派领导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就是要让党员干部下基层、接地气,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服务于民,找到发展致富的路子。通过三年的努力,改变落后的农村面貌。
第三,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我们选派县乡党员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就是要把各级党员干部推向基层一线,直接面对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通过与群众交朋友,帮办民生实事,解决矛盾问题,拉近同群众的距离,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二、解决突出问题,切实把治难转后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实施治难转后的落脚点落到哪里?就是《意见》中提出的,力争经过三年努力,实现“强班子、树正气、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五大目标。到村任职的“第一书记”,务必要紧扣五大目标,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迅速行动,狠抓落实。
第一,要摸实情,解难题。“第一书记”的首要任务就是访民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全面掌握基层群众所思所盼。要明确重点。真正沉下去、融进去,“零距离”接触群众,宣讲政策,答疑解惑,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增强服务基层的针对性。要真正把基层群众的真实呼声、意见建议和困难问题摸清吃透。要把与农村群众交流,当成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通过搞好入户走访,分析研究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工作的突破口、着力点,为抓好治难转后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第二,要强班子,壮队伍。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是农村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第一书记”到村后,要配合乡镇党委,找准“两委”班子存在的突出问题,帮助理顺关系,使两个班子一条心、一股劲,同时,要加强教育培训,着力提升他们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服务群众的本领。要深化和落实“一定三有”、“五化”管理、“四议两公开”等机制,促进工作的规范化,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的工作格局。要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他们在帮办服务群众、领富带富、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等方面献智献力。要着力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对于无场所的,要抓紧新建,对于危旧狭小、达不到“十有三通”标准的,要抓紧做好修缮工作,真正把其建设成为传播文明的窗口、教育培训的课堂、办公议事的场所、服务群众的平台,光大_形象。
第三,要办实事、促发展。衡量选派“第一书记”工作是否有成效,还要看为群众办了多少实事,群众得到了多少实惠。“第一书记”必须紧紧抓住富民这个关键,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帮助难点村制定完善各项发展规划,引导广大群众立足实际,理清发展思路,找准致富门路。要扶贫帮困、排忧解难。充分发挥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为农村出主意、找项目,帮助群众找到一条致富门路。要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民生问题,对于群众反映的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等问题,要千方百计,积极争跑,整合“一事一议”、扶贫开发、以工代赈等资金,帮助解决好。同时,要关注弱势群体生产生活,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帮助贫困户、特困户解决衣食住行、就业培训、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使广大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第四,要树正气、促和谐。良好的村风民风是发展的基础,“第一书记”到村后,要对当前影响乡村稳定的矛盾隐患进行一次大排查、大清理,全面了解影响_最突出的矛盾,了解可能引发群体上访、越级上访的苗头和隐患,真正做到心中有数。要开展大调解。针对排查清理出来的矛盾和问题,逐一分析整理,提出化解处理意见。要帮助基层健全完善民情恳谈、矛盾调处等工作机制,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同时,要积极开展“好公婆、好媳妇”评选、“环境卫生示范户”评选等活动,树新风,树正气。
三、严守工作纪律,在治难转后中展现“第一书记”风采
治难转后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关键看我们的干部能不能走好群众路线、能不能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有没有一个好的农村 ……(未完,全文共4280字,当前仅显示2162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