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别把感恩装在节日里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别把感恩装在节日里】

随着母情节的来临,手机变得热闹起来,打开一看,一条又一条的消息映入眼中——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上都充斥着对母亲的祝福,不少人晒出了母亲的照片。也有的人跟着人流加入进去,还有的人对这种表达母爱的方式大加赞赏,纷纷点赞,认为这是对母亲爱的表达,对母亲的回报。

但就我本人而言,对于这些做法一向不太热衷,当然了我也并不太赞成这种做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子产品在我们身边已经越来越普及了。电脑几乎每家一台,手机人手一部,电视就更不用说了。科技使我们的世界变小了,但好像又变远了。我们与素不相识的人近了,但与亲人似乎远了。我们在手机上与陌生人海阔天空,但在吃饭时却低着头只看得见那发光的屏幕。我们似乎被那几寸大的发光屏幕困住了,怎么也出不来。

后来的某一次母亲节。有人突发奇想,为了迎合节日氛围,向母亲送上了一句祝福,于是便成了股风潮,曾几何时,这些送上祝福的人,平时是如何对待自己的母亲的。真的像他们在网上所说的这样吗?还是单单为了刷赞,赢得关注或是获得他人的赞赏。有的网友对这种行为表示不解,认为有时间发朋友圈还不如为妈妈洗脚。于是又有为母亲洗脚的视频传上网络,这不禁让我心里一寒,甚至产生了一个恐怖的想法,脸上堆着笑为妈妈洗脚,另一旁让人录像,录像完毕后,笑容一收就,水盆一推,得意洋洋地躺在沙发上,将视频传上了网,还附带一句“妈妈辛苦了”。这样的情景着实不敢多想,但又担心这是真实存在的。还记得不知多少年前的一片广告吗,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孩端着水盆要为妈妈洗脚,多少年前的那份真诚与纯真难道都随着一个个键盘侠的出现而消失了吗?

我们总是在接受着母亲的爱,但又不懂得感恩,而当想感恩时却将其变成了获得名利的工具。母亲节这一天大肆在网上发出祝福,而在平日里看见却又当个笑话。他人对你的爱想来都不是理所应当的,别让爱你的人为你努力演出。

感恩,一个可以脱口而出的词语,但你真的能拿得起吗,感恩不是沉重的包袱,也不是内心的谴责,感恩要的是真情实意,而不是作秀,感恩从来都与节日无关。

【篇二:别把感恩装在节日里】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我最喜欢元宵节,因为元宵节可以吃到香甜的元宵,看到美丽的烟花。

你们知道元宵节的来历吗?相传,春秋时期的一天,楚昭王路过长江,看到江面上有漂浮着的东西,便命人打捞上来,仔细一看,是一种外白内红可以吃的东西,为了弄清楚它是什么,楚昭王便前去请教孔子,孔子看见这种飘在水面上的东西之后,说:“这个东西名叫浮萍果,谁要是得到了它,就表明这个人将要复兴国家。”楚昭王便下令每年的正月十五,每家每户都要煮这种外白内红的元宵吃。

元宵节的习俗有很多:吃元宵、放烟花、猜灯谜、踩高跷、舞狮子、赏花灯……非常热闹。

元宵节这一天,妈妈会带着我出去看热闹的社火表演。晚上,我们一家人会团聚在一起吃热乎乎的元宵,吃完饭我们出去看烟花,看着美丽的烟花,我想:元宵节真是一个美好的节日呀!

【篇三:别把感恩装在节日里】

一年之中有许多节日,每个节日都寄托了人们美好的心愿。其中我最喜欢的节日是春节,春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节日。

春节的时候会吃饺子、贴春联,虽然新年贴的春联内容我已记得不太清楚,但我知道,春联上写的字都是一条条祝福的语言,春节晚上12点时,天空就有许多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的烟花都在黑黑,而又梦幻的天空绽放,还有各种表演,比如:狮子舞,踩高跷……

春节晚上,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家人坐在沙发上一起观看一年一次、独一无二的春节联欢晚会,看完后已经很晚了,我们便一起坐在阳台上观看那些如花似的烟花,一朵朵飞上天绽放,每年的那一刻,是我人生中最温暖、最温馨的时刻。而这时,也是我每年那一天最开心的时刻。当然,春节的那一天,和初一至初七,我都会收获很多的红包、玩具、文具……还有几千块钱的压岁钱。

因为春节可以团聚,可以得到温暖,可以得到开心、快乐,所以每年的春节我都认为是独一无二的,每年春节的那一天,我都当成人生中的最后一天!

【篇四:别把感恩装在节日里】

在很多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但有一个人例外,她认为,清明节是最重要的节日。没错,她就是我。

不知道是上天开的玩笑,还是命中注定,我的生日和清明节相差不远。我的老家在山西,每年清明都会回老家祭祖上香。那对我来说非常神圣:如果没有祖先,那不会有我的爷爷、我的爸爸,更何况我呢?这一代一代,像一条河流,延绵不断。

2013年这个清明节,对我来说记忆犹新。“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个说法并不假。我们在清明节祭祖后冒雨登上了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的脑海中出现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从上往下看:广场上烟雾笼罩,景物若隐若现,让人有了探知那披上纱的影子的欲望。爸爸说的什么已不清楚,清楚的是那清明的雨笼罩下的鹳雀楼,清楚的是祖坟上的花朵,清楚的是对生命代代相传的理解。

站在广场上,仰望鹳雀楼周围漫天的雾,享受着清明的雨打在身上的感觉,我突然觉得,如果不是清明这一特殊的节日,或许我一直,甚至永远都不会来登鹳雀楼吧。这让我愈发觉得:清明,值得纪念。

现在回想起来多少有些后悔:怎么没尝尝清明雨的味道呢?怎么没装到瓶子里保存呢?怎么没留个纪念呢?呵!我笑了。不就是点雨吗,后悔个什么劲!但笑后觉得自己的想法错了,这是清明的雨啊……上天,又给我开了一个玩笑吗?还是,依旧是命中注定……

清明是悲伤的。家人们去世了,内心悲伤不可避免。烧着纸钱是寄托,奉上鲜花是寄托,寄托对家人的思念。而清明,是这寄托的一种理由,一种条件。因而,清明不仅仅对我来说重要,对那些失去亲人的人们同样重要。

依稀记得,四个爷爷在坟前下跪,我们这些后辈同样下跪。看着坟前的花朵,我浮现出了一条河流,河流像尼罗河一样绵长,从不间断。这河流的源头,或许是曹操,或许是曹参,这我们不曾知道。但我们知道,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生活下去,让延续了几千年的生命之河继续辉煌。

清明节,代表着对亲人的思念,代表着对亲人的祝福,也让我们大家族团聚。或许在我成长的某一瞬间,回想起这个清明时,就会知道,就会懂得:这偶然的巧合,到底是上天开的一个玩笑,或是命中注定有的章节。

“清明节”,这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

【篇五:别把感恩装在节日里】

我们度过每一年里最盛大的节日莫过于春节,这是每个中国人忘不了的,刻骨铭心的节日,意义也是非凡的,我想身为一个中国人,春节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当然,这也是我最喜爱的节日,原因让我慢慢道来。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新春联,古诗《元日》说道:“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一天,人们都换新衣,小孩子大人们还会挨家挨户的去拜年呢!

拜年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人类祖先曾遭受到一种凶猛的野兽威胁,它的名字叫“年”。“年”以百兽为食,到严冬觅食困难,便下山骚扰,猎食人畜,百姓惶惶不安。人在与“年”的斗争中得知它怕红色,怕火光,怕响声,为此,在门上挂红色的桃木板,在街市燃火,敲锣打鼓,彻夜不眠,终于将“年”驱赶到荒山野林。为了纪念这次胜利,遂把这天凌晨称为“年”,同时也形成了过年守岁的习俗。旧时除夕之夜,一家团聚在灯前炉旁,美酒佳肴,叙旧话新,通宵不眠,守着守岁烛,燃放着烟花爆竹,防止“年”的袭击。到初一早上,人们开门见了面,彼此作揖道喜,表示庆贺未被“年”吃掉。拜年的风俗也由此传了下来。

拜年之前的除夕夜,是我们晚辈最开心的时候――有压岁钱呀!为什么不开心呢!我想说:“没有压岁钱的年,就像过了个假年呢!”在除夕夜晚,家家户户灯火通宵,满天的烟花照亮了黑暗,光亮照进了每个洋溢着笑脸的人们的心里,五彩的颜色寄托了人们来年的愿望与美好时光。爆竹声中辞旧岁,向新生活进发。爆竹声声,为春节的来临增添了一份浓浓年味。当然每年少不了春节晚会,团圆的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围在一起笑谈,我想,这是最幸福的时刻。

春节那天早上,每家都早早的出来迎接新年,冷冷的空气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暖暖的,让人们体验到这就是――年!

春节渐渐有新的花样出现,虽然增添了许多乐趣,但不能忘的是祖先们留下来的珍贵习俗,我们将代代相传。

一年之际在春节,人们的努力创造让他们自己越来越好,我最喜欢春节,你呢?

【篇六:别把感恩装在节日里】

这个星期二,是“三八”妇女节是妈妈的节日。所以我决定让妈妈脸上挂满笑脸。

说到做到,中午回家我做好了一张精美的贺卡。妈妈回家来了,我躲到门后,妈妈开门后,我大声说:“祝妈妈节日快乐!”

哗!哗!小珍珠一颗一颗的往外流。妈妈被我感动的流泪了。

“哒哒哒”一阵脚步声响起。嗯?会是谁呢?哦!原来是老爸啊!只见他手捧鲜花满怀笑脸的说:“祝老婆生日快乐!开心每一天,漂亮每一天!”

哼!一看就知道是跟我来争妈妈开心的。不要以为他是我老爸,我就会服输。

于是,我把新学会的歌唱给妈妈听,妈妈一个劲的夸我唱的好听。爸爸一见,不好!于是,他去厨房煮饭菜,让妈妈回味无穷。

于是,我一见情况不好,我立刻说我在学校的情况。我说:“妈妈我英语默写一百分,数学作业一百分,语文抄写一百分。”妈妈那是一个源源不断、滔滔不绝夸得我心里甜得像吃了蜜似的。

于是,我又去帮妈妈洗碗、拖地、捶背。

妇女节祝妈妈节日快乐!以后越来越美丽!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