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游嵊泗“和尚套”景区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游嵊泗“和尚套”景区】

随着三个半小时的陆路和一个多小时的水路,我们终于来到了嵊泗。在路上很多标牌上都写着:离岛?微城?慢生活。大概意思就是嵊泗列岛是一座离开大陆的岛屿,它就像一座微型城市,想给游客带来舒心的慢生活。

我们的目的地是“和尚套”景区。沿着环环绕绕的盘山公路,我们的汽车在绿意盎然的山里穿梭,沿途能看到一片又一片的沙滩,几经周折,我们看到了和尚套景区的真面目。这里,海风呼呼地吹着,浪哗哗地拍打着沙滩,我很纳闷“和尚套”这个名字。后来慢慢才知道,原来当年一个和尚逃难时被困在了此处,而无法逃脱,所以就地起家,造了一个庙,就一直都住在庙里,最终修练成了一位高僧。

我们沿着一条狭长的围山栈道游和尚套景区。海浪冲刷着礁石,哗哗声就如同大自然的音乐。海风呼呼地吹,带来海里的咸腥味,海风吹到海边的山崖上,一丛丛的芦苇哗哗作响,白色的芦苇就像猎猎的小旗。海风吹来,把爱美的姑娘的纱巾向着天空的方向飞舞,这倒成了摄像头里最美的风景,在海边观景得做好防嗮工作,戴帽子的游客得注意头上的帽子,小心别被海风吹到大海里去!

夕阳西下,将近黄昏,“和尚套”更添了一份妖娆和诗意。时间不早,我们只好身披霞光离开,去往下一个目的地。

【篇二:游嵊泗“和尚套”景区】

国庆长假,我们一家去万峰林游玩。

万峰林位于贵州兴义市马岭河峡谷中下游东西两岸,由成千上万座奇峰秀峦组成,绵延数百公里,气势宏伟壮阔,造型优美,分为东峰林和西峰林两大景区。

我们首先来到西峰林,站在观景台上一眼望去,万峰林的山峰多得数不清,山连着山,峰连着峰,像整齐列队的士兵。正如明代旅游家徐霞客所说:“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万峰林的山,千奇百怪,什么形状都有,在山下平坦的地面上,有一座独立的山峰,叫“将军峰”,它是群峰之首,像是一位威猛的将军站在那里,率领着千军万马,没有哪一个敢不听它的指挥。

在万峰林下,美丽的纳灰河穿流而过,把田园、山峰、古桥、绿树、村寨交融在一起,充满了诗情画意,恰似一幅美丽而朴素的画卷。

游完西峰林我们又来到了东峰林,站在观光台上,看到了万峰林又是另一番景象,半山中那绿色的大树,装扮着山体,山体像一艘艘帆船,正扬帆起航,驶向远方,气势浩浩荡荡……

我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脑海里出现了苏轼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的,我有点不识万峰林的真面目,只因为我就在此山中。

这就是我看到的万峰林,山、村庄、田地、朴实的人们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风景画。

【篇三:游嵊泗“和尚套”景区】

听说过“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吗?这是发生在瑞金城外一个叫沙洲坝的小村子的故事。带领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让乡亲们喝上了甜甜的井水。今天爸爸就带我去了见识了这口井。

虽然下车后,寒风凛冽,但挡不住我心里的热血沸腾。红井,现在是红色根据地的一个著名景区。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走进了红井景区。首先看到的是一块大石碑,上面红红的两个大字:红井,映入眼帘,就像是一面高高飘扬的红旗。和石碑隔一条路的是用石头雕成的和老百姓一家亲的四个场景:第一个就是给老百姓送棉被。从老百姓两眼眯成一条缝,嘴巴合不拢的表情我知道他们的心里美滋滋。

在高大的香樟树下,这里陆陆续续显示出几幢幢黄墙黑瓦的四合院。中间一口天井,四周非常有序的一圈房子,有警卫室、办公室、住房……这是什么?走近一看:教育部、经济中心、学校……爸爸说:“这就是当时的苏维埃政府的中心,也是领导革命的大本营。”虽然我似懂非懂,但是看到小小的一个沙洲坝居然是中心,心想当时的生活一定非常非常艰苦,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到了,到了……”一阵阵欢呼声。原来是红井到了。一圈红色的栅栏围住了一口井。走近红井,井边的一行红色的字吸引了我的注意: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摸着石碑,我想起了如果没有这口井,以前的人就喝着池塘里的水,多么不健康啊!舀一口井水,真清、真甜!

回来的路上,红井水的清甜仍旧在我口中回味,我想有了红井,沙洲坝的人民有了幸福生活;有了,我们才有了甜蜜日子。我一定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