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游苏步青故居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游苏步青故居】

今天,我和姑姑去苏步青故居游玩,我们约上晨晨姐姐一起去。出门前,我带上笔和本子,准备记录一下那里优美的风景。

在腾蛟镇政府前下了车,我的眼前一亮。一条白蛇般的石板桥盘在我面前,走在这条长长的石板桥上,阳光正照在我的身上,桥下溪水在欢快地流淌,似乎唱着快乐的歌欢迎我的到来。穿过石板桥,沿着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一路欣赏着古老的打铁铺,听着店铺里传出来的叮叮当当的铁锤敲打声,我们来到苏步青故居。

故居门前有一片旺盛的菜地,菜地里的菜有着绿油油的叶子,在太阳底下闪闪发光。我被这片绿包围了,不由自主地把脚迈进了菜地。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真清新啊。要不是姐姐把我拉出了菜园,我肯定会像只蜜蜂,停留在绿的世界里,忘记了外面的世界。

走进苏步青故居的大门,院子里有一间矮矮的木结构平房,我们走进平房,屋子里陈列着很多战争时期的炸弹模型和20世纪的生活用品。平房对面的苏步青爷爷雕像很高大,雕像的底座上刻着苏步青爷爷的简介。苏步青爷爷是一位优秀的数学家,他的努力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我要像苏步青爷爷学习,长大以后也要当一名为国争光的科学家。

游完苏步青故居,我们又来到了棋王碑林。棋王碑林是棋乡人民为了纪念百岁棋王谢侠逊而建造的。棋王碑林里有关于百岁老人谢侠逊的介绍。我们在棋盘前玩,一盘没下完的棋吸引着我,那是周恩来爷爷和谢侠逊老先生对奕的《共抒国难》的残局。我不懂棋局,在棋盘前站了会,便和姐姐去了雕像前拍照留念。

依依不舍地离开苏馆,夕阳正照着棋王碑林,四周青翠的竹林更加翠绿,拾级而下,一幅幅棋盘在夕阳的余辉中更显壮观。我们即将上车离开,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这里的小桥、溪水,青绿的环境,深深地吸引着我,还有苏步青和谢侠逊老先生的事迹像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里回放。

【篇二:游苏步青故居】

村庄规划故居被推倒了,取而代之的是水泥建造的楼房,改叫城中村。村庄的绿色不见了,我又怀念起我的绿色故居来。

原先村庄边有座土山,山下有一个大水坑。一到春夏,水坑岸上依依杨柳,用白居易的佳句“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黄软于丝。”形容再恰当不过了。山路两边各种野花,飘来一阵沁人心肺的花香,还有鸟儿叽叽喳喳地叫声。登上山顶,举目仰望,田园、农房尽收眼底。

夏日村庄的居民常常来这里纳凉,顽童们则是奔来跑去,追逐玩乐。青蛙的“呱呱”声此起彼伏,蝈蝈也不甘示弱,还有那飞舞着的一闪闪的萤火虫。水坑里有不知名的鱼,村庄的居民无事便在水坑边钓鱼,这里一时成为村庄居民的乐园。

故居那浓浓的陋室情怀簇拥在我心头,那时村庄边没有如此多的工厂,车辆也很少,故居一直保持着原建筑的自然色调,因而显得宽敞豁亮。小院显得宁静而秀丽。盛夏酷暑难耐,而故居却是绿荫满院。院中的洋槐、紫藤、爬山虎,远看就如同个小植物园。初夏洋槐花香略带甜味,每逢槐花盛开之际,满院子清香,总要引来成群的蜜蜂。紫藤使劲地扭动着腰肢缠绕在架子上,形成了一个大凉棚。盛夏吃过晚饭,我们一家人坐在下边,一边品茶一边谈各自的工作和学习,正是这绿色庭院拉近了亲朋好友,拉近了街坊四邻的心理距离,他们推门而入,无所窘意,随意而坐敞怀谈笑、欣然自得。

我钟情于绿色,因为有了绿色,才有了我们绿色的村庄乐园。绿色村庄构成一种绚丽多彩的美,这种美出于自然成于自然,这才是至纯至善的绿色美。可惜现在寻它,却不见了……

【篇三:游苏步青故居】

趁着元旦假期,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带着崇敬的心情寻访了一位清末著名的经济家、红顶商人——胡雪岩的故居。

说起这位大富豪,他小时候可是家境贫寒,幼年丧父。13岁只身来到杭州,因为勤奋、努力被阜康钱庄老板收为学徒。后来,阜康钱庄老板去世前将钱庄里的所有财产都留给了胡雪岩。这为胡雪岩后来的成功准备了第一桶金。

胡雪岩很有经济、政治头脑。据说当时左宗棠为了驱赶西域的匪帮,准备派兵去西域打仗。可是朝廷付不起高昂的军火费用。左宗棠这时就想到了胡雪岩。胡雪岩就去向英国银行借来了许多银两,全部拿给左宗棠,因此得到了左宗棠的信任。这为胡雪岩在政治上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胡雪岩还很诚实守信。他创办的胡庆余堂卖的药绝对是用真材实料制成。他曾经说:“药物不能有一点儿不好,因为药物是危及人的生命。”至今,胡庆余堂制作的一味药还是用金铲银锅,因为相传用铜锅煮药会使药的质量变差,所以,胡雪岩特地请来巧匠制作金铲银锅。诚信使胡庆余堂至今门庭若市。

这位中国第一巨商用所挣银两救济百姓,还用巨额耗时三年在杭州西湖大道元宝街18号建造了“中国第一豪宅——胡雪岩故居”。元宝街是杭州唯一一条保存至今的用青石板铺成的小路。故居中最重要的三处地方是:芝园、楠木厅和百狮楼。每扇大门上都有门环,“环”就是“圈”,“圈”与“权”读音相似。所以手握门环就等于权力在手。整个故居占地10、8亩,中西合璧、精巧绝伦。

如此传奇的人物,如此精美的豪宅,胡雪岩故居让我看到了一座建筑,一种精神。

【篇四:游苏步青故居】

幽深的古树,白墙黑瓦的房屋,推开门,“嘎吱”一声,仿佛走进了新的世界,我来到了鲁迅故居,来到了鲁迅生活过的地方。

外面是被无数葱绿树木掩映着的白墙黑瓦,里面却是木结构房屋,似乎还能够嗅到一点儿岁月的气息。啊!这就是那位大文豪鲁迅生活过的地方吗?一步一步踏进去,那些青石板砖闪耀着太阳的光辉,似乎在叹息着岁月的沧桑。哎!连这石板砖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鲁迅故居,真的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穿过天井,我们就来到了大堂,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的桃木家具,似乎在庄严地宣告:这是主人们坐的地方。家具上精美的纹路,却已是百余年前流行的花样。时间已经悄悄改变了一切,就连大厅上摆放的挂画,都还是一百多年前那种红艳艳的牡丹,如今社会已经难觅踪迹。椅子上落满了尘埃,静静地躺在那里,也许是岁月将它们变得沉默。

走过大厅,木板房依旧是“咯吱咯吱”的响声,仿佛在抗议着游客们踩得太重了。我连忙放轻脚步,不敢惊动地板上的浮尘,将脚轻轻地抬起,又轻轻地落下,不留一点儿声音。夕阳从狭窄的门缝穿越而来,将我的影子照得又细又长,不知鲁迅当年有不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如果经历过,那又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感受。

鲁迅的故居,是那样的迷人,是那样的令人捉摸不透。那些高高挺起的古树,那些细细长长的斜阳,还有那些已经成为古董的家具,和落在上面的尘埃,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令我浮想联翩!

【篇五:游苏步青故居】

清晨,一辆辆大巴车驶向淮安周恩来故居,我们满怀着激动之情,踏上了游周恩来故居之旅!

经过长达三小时的路程,我们来到了纪念馆,步入纪念馆,映入眼帘的便是周总理高大人像,他深邃的目光望向远方,不知在思考着什么?我猜,应该是想着怎样使国家更加强大吧!

走进大厅,四周的墙上挂着与周总理有关的故事和照片,每一张都记录着周总理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华民族所付出的一切又一切!

参观完纪念馆,我们来到故居,还未走进故居,便一眼望见门的上方挂着高高的门匾,书写着“周恩来同志故居”,红底金字,是邓小平爷爷题写的。

我们走到周总理的书房前,书橱里放着许多书,墙上挂着字画,我不禁想起了周总理曾说过的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这里我们看出周总理是多么的勤奋好学呀!从小就立志要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真了不起!接着我们来到了周总理的卧室。周总理的卧室只有一张床,几个板凳和一些洗漱用品,墙上几幅简单的画,无不彰显着这间屋子的主人——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是那么的朴素,简朴!接着,我们看到了一块石头上刻着两个字——腾飞,象征着,这里就是大鸾腾飞的地方,在这之后,我们还参观了周总理的家室,以及他的妻子邓颖超纪念园。

周总理无时无刻地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永远留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无法忘却那个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少年!

【篇六:游苏步青故居】

家乡的苏步青故居虽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景点,它没有北京故宫古朴,也没有上海外滩繁华,更没有杭州西湖美丽,但却有自己独特的风光。

来到苏步青故居,首先看见的是它的大门,大门上挂着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苏步青故居”,这五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耀眼。走进大门,就看见苏步青爷爷和蔼可亲的石像,他正微笑着,我看着他,他也看着我。石像旁边有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地,草地上有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小路,通向桂花林。桂花树上长满了绿绿的树叶,风一吹,叶子发出“沙沙”的声音,好像在说:“欢迎您的到来!”

一座古色古香的房子坐落在院子的中间。我走进陈列室,就看见苏步青爷爷一家的照片。旁边还有一排排整齐、端正的字迹,有苏步青爷爷一生的事迹……看着看着,我仿佛听见了苏步青爷爷读书的声音正飘过窗台,响彻在整个院子内。

房子左边有一棵高大挺拔的大榕树和一棵郁郁葱葱的枇杷树,它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像一对久别重逢的好兄弟。右边是一个池塘,池塘里的鱼儿快活地游来游去,后院是一片竹林子。竹子挺直了腰,像战士在保护苏步青故居。风儿吹过,竹子唱起了歌儿,好像在赞美苏步青故居呢!

这就是美丽的苏步青故居,一个让人如痴如醉的地方,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地方,一个使人流连忘返的地方,我为家乡有这样的美景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