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区扶贫办2016年述职报告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目录/提纲:……
一、主要工作和成效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帮扶责任落实到位
(二)突出精准扶贫,完善扶贫工作机制
(三)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动力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二是以“两项工程”改善居住环境
(五)坚持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创新扶贫方式
1、强化产业扶贫
一是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是发展“订单式”农业,实行专业化生产,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2、抓好扶贫培训
一是开展技能培训
二是积极开展业务培训
3、强化社会扶贫
4、创新电商扶贫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开展电子商务培训,为农民注入现代销售新理念
5、创新旅游扶贫
6、抓好金融扶贫
7、抓好光伏扶贫
8、做好扶贫改革课题调研
三、存在问题
(一)自然条件约束依然存在
(二)资金投入不足
(三)进度不平衡
……
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2016年述职报告

2015年以来,我办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及各级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结合**的实际,按照扶贫开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和“省负总责、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原则,围绕贫困村和贫困户增收脱贫的中心目标,着力改善重点帮扶村发展环境和社会民生事业,抓好考核验收年的相关工作,全力以赴打好我区扶贫开发攻坚战。现将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和成效

今年是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收官年,我们进一步加大投入、整合各方资源,预计今年累计投入63个重点帮扶村扶贫“双到”帮扶资金约5.11亿元,村均投入约811.77万元,户均投入1.51万元。村基础设施投入12514.745万元建设631.87公里农田三面光水渠;投入161.66万元修建30.29公里机耕路;投入4447.7603万元完善183.74公里村道硬底化;投入1306.8046万元改造农村饮水工程解决121宗17891户农户(其中贫困户3102户)的安全饮水问题;投入89.49万元修建或购置484个垃圾池(桶),投入406.46万元增加完善32个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投入1662.8367万元完
……(新文秘网https://www.wm114.cn省略848字,正式会员可完整阅读)…… 
散搬迁;对上学、缺生产资金等也相应实施助学、贷款政策措施。三是突出精准管理,对贫困人员信息造册登记、建档立卡,录入电脑动态管理,做到户有卡、村有册,区有数据库,进行实时联网跟踪监测,并对贫困人口变化及帮扶责任人、帮扶成效进行跟踪监测。

(三)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动力

紧密结合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三个重心”下移和“三个整合”工作,通过发挥村党支部、村民理事会的作用,把村民组织起来,从村内环境整治、村道建设等事情做起,村中事务实行自议自办自管,不断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同时,整合村中细碎化土地后,引导贫困户联合起来成立专业合作社,通过互助合作,找准特色产业,推动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升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实现脱贫致富。目前,通过村民筹资筹劳,并借助各级扶贫力量,全区贫困村中已有39个建成_新农村或美丽乡村,投入约1900万元。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我区在管好用好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发挥交通、水务、农业、文化、卫生等部门的作用,整合各类资金和资源,完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户居住条件。一是整合各类资金和资源,建设了一大批道路、农田、水利、食水、文体广场设施、标准卫生站、路灯等项目,贫困村村道基本实现道路硬底化,农户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基本完善。二是以“两项工程”改善居住环境。今年,完成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1546户,完成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贫困村庄搬迁安置126户,有效地改善了群众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

(五)坚持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创新扶贫方式

1、强化产业扶贫。一是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每个贫困村根据当地传统优势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大户带动等形式,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每户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贫困户都加入合作社,合作社通过提供技能培训、进行统购统销、统一推广、宣传、包装和注册商标,从而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如太平镇北坑村借助村火龙果发展优势,结合帮扶单位的职能,打造火龙果专业村,并扶持带动贫困户发展种植。禾云镇峡溪村利用当地水稻种植优势,通过引建立粮油加工厂,注册“峡溪”牌大米、花生油商标,并以“专业合作社+基地”方式引导带动农户生产增收;二是发展“订单式”农业,实行专业化生产,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如龙颈镇龙北村,依托区供销社农产品配送公司的销售渠道,集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建设60亩蔬菜种植示范基地,以销定产,按照配送公司要求下单,农户照单生产,产品按市场价由配送公司到田头收购;佛山市帮扶9个村,通过引进大户在桂岭村建立养鹅基地,通过“基地+农户”模式引导贫困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通过产业带动,贫困村和贫困户增收目标如期实现,为出色完成“双脱贫”任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抓好扶贫培训。一是开展技能培训。一方面,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借助我区已构建的立体培训体系,对贫困人口从中专到大学实施免费的劳动技能培训,并加强与本地工业园区及珠三角企业联系,积极为困难群众创造就业岗位,以增加其工资性收入。另一方面,各级帮扶单位根据当地的产业发展和群众意愿,在贫困村内对贫困户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贫困户的生产技能和致富本领。如联合**区科协深入63个村对贫困户劳动力进行“订单式”轮训,联合团区委、好管家职业培训学校对贫困户劳动力进行电子商务、家政、育婴师、月嫂等短期技能培训。碧桂园集团在三坑太平镇、市人社局在龙颈镇军营村实施“全民技能培训”项目,开展电工、汽修、叉车、家政等技能培训,对通过考核的发放技能培训证书,为贫困户增收奠定了基础。二是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围绕扶贫工作能力的提升,以举行专题业务培训、异地参观交流学习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对驻村干部和区、镇扶贫系统干部以及村“两委”干部进行业务培训。

3、强化社会扶贫。结合省委、省政府振兴粤东西北发展战略,通过实施对口帮扶,使市直部门、珠三角等更多帮扶资源整合到我区贫困地区,争取在产业、技术、信息、资金、人才等方面得到大力的支持。同时,通过开展“扶贫济困日”活动和建立大病关爱基金,为社会各界搭建爱心平台,鼓励更多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参与扶贫济困。目前,全区有5个镇共成立了8个由乡贤和经济能人发起的以扶贫济困为目的的慈善公益组织。同时,各级帮扶单位和驻村干部发挥各自联系资源的优势,引进**狮子会,香港慈善会、碧桂园集团、创维集团以及一些爱 ……(未完,全文共4717字,当前仅显示2383字,请阅读下面提示信息。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