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丛文库范文大全网!

我想起了那个“二货”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我想起了那个“二货”】

那个“二货”是一只二哈。是我姑姑之前外出时朋友送给她的礼物,姑姑常年在外,不方便养狗,就将二哈送给了我。

我高兴极了,从二哈到我家那一天我一直摸它的毛,绒绒的,可爱又保暖,真是个天然“暖手炉”啊!

二哈头上有一撮灰毛,从头顶一直蔓延到眼下方,像一只狼狗,身上是纯色白毛,小爪子一伸一伸的,时缩时出,有趣极了。我天天给她梳毛,二哈也就懒洋洋地侧躺在地上任我“上下其手”。

我叫二哈“二货”、“娃哈哈”,它也不管我,任我怎么叫,乖吧!

我天天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找二哈聊天。抱着它躺在摇椅上,一边摸着它的头一边给它讲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尽管它听不懂,我也会每天给她讲。

可能是那时的我没什么朋友吧,就将她当成了我的朋友,开心的事,烦恼的事,一股脑地讲给她听。她有时还“汪”几声,让我继续说下去。

我那时成绩不稳定,考好考差都没什么的。可有时老师让家长签字,我考好了倒没什么事,考差了妈妈能将我唠叨得“耳膜穿孔”。

每次考差让家长签字时,我都抱着“二货”盘腿坐在沙发上听“念经”。好几次二货受不了了要逃跑,都被我摁了回来。好兄弟,我可是是“有难同当有福独享”的呢!可怜的二货啊,你可别怪我,要怪就怪我妈太“唠叨”了。

但后来二货不见了,我发疯似地找她,几天都没睡好,脑子里全是二哈陪我的场景。“二货”,你快回来吧!

【篇二:我想起了那个“二货”】

【篇一:春天,遂想起作文】

老家,春天来了,你还好吗?

昨夜梦回,又是时间将我定格在了你最美的那一刻,也是我一直追寻留恋想你的那一刻,充斥着初春最浓郁的绿色交织在我内心深处你缤纷的相册上,春天,遂想起了我,老家。

蜿蜒的石子路铺筑着你沧桑的年华,一圈又一圈的石纹刻出愈发深邃的眼眸,在春天里,恐是蓝天浣洗得太蓝,竟也染蓝了你的厚重,遂携一旁丢石子玩的孩童开始蹦跳,旋转,舞出一地的青葱幼芽,偶有遗落,也会有金灿灿的不知名的花朵补齐,却是衬得更加娇艳夺目。

春天了,极易想起那一片开在河边的桃林,恐已是惊艳得不行了,无数点粉嫩聚焦,是对画中牡丹最致命的打击,哪怕是零落在地的一大片花瓣,也是或娇媚地卷着,或无邪地抱着,是让人很想保护收集的半点春色。

河上,也是孩童聚集的,小小的船桨果真能划开岁月的河水,记得上次在这河畔就着青梅偷尝了一点船家的米酒,淳香弥漫,飘荡在整片河中,那宛如碧玉的河水也醉了,醉得不知该走还是该留,竟像停驻在那儿的,凝视着那风,那柳,那云,那碎瓷一般的点点水光。

哦,还有,我最最亲爱的老家,那疼我爱我宠我的祖母正坐在赭红色的大门前,阳光将她的轮廓裁剪得如此精神矍铄。我那祖母爱剪剪窗花,剪出千种万种的情丝一端挂在我身上,一端绑在她心里,鲜红地融进我的血脉。

这时候,春天,她应该已开始帮我收集各种香草,各种残了的花瓣,帮我留意新长的青杏,新发的嫩芽,我能想像她马不停蹄地在春天里忙碌,每天转来转去,却转不出以我为圆心的那一个个春去春回,她也应该有自己的春天,即使她并没有我一直陪伴。

春天,承载了我太多草长莺飞的梦想于老家,每一个老家的角落我都细细抚摸,轻轻吟唱,唱给老家听我自己的人生,我自己的窗口所折射的风景。但关上门,老家一直都会在那里,是我应该在返航时回到的地方,哪怕现在是春季,哪怕我应该动身去远方。

昨夜梦回,老家带着春天潜入我的时间,让我又回到了老家最美的那一刻,老家,是每个人最能动情呼唤的那一方土地,那一方摇篮,那一方血肉相连的灵魂深处。

春天了,老家,你一定特美吧,现在。

【篇二:春天,遂想起作文】

春天,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时节。作物在田里生长,一派生机。更惶提无需人打理,年复一年在田间自生的野菜。而早春三月,也成了品尝野菜的当令。

记得周作人有篇散文曰《故乡的野菜》,说的正是他儿时在浙东见过的种种野菜,鼠曲果、紫云英、豌豆苗和荠菜,穿插着他半生关于野菜的印象。知堂先生是不论后人对他的评价,但是他的这篇小品,我是极喜欢的。冲淡平和,又兼得家常滋味。

浙东虽不是苏州,然而风俗与野菜大概的品种,大抵不会有大区别。而喜欢这篇小品,应是童年生活与其产生的共鸣。

上初三前,爷爷奶奶住在乡下。每年的清明节,我们一家都会回乡扫墓。仪式很简单,比不得古人行的大礼,仅是供桌一张,祭品若干,与饭菜置于其上,外加一个镏金的铜香炉,插着红烛一对,细香三枝。人人上前磕头跪拜一番,把那黄纸与冥布烧了,祭祀便完了。后辈们便算尽了对祖宗的责任,也带一些为自己祈福的意思。

然而这天孩子们的节目刚登场,跑回家中,提篮执楸,约上三五伙伴,便一同前去挖野菜。我家乡野外的野菜不算多,但绝对不少。多长的是一种叫马兰头的野菜。马兰头的样子近似于刚长出没几天的小油菜,但却更有韧劲,也更修长,颜色也颇带点深绿。马兰头多生长于河岸,或里田间水沟的背阴湿润处。它们总是成群地生长,但要一次找到一片马兰头,也难。

挖野菜的趣味大多也在这里,不断充满着惊喜的发现之行。找到一处,便招来伙伴,一手轻提草叶,一手挥铲轻挑,微微用铲背拍打拍打泥土,抖一抖,放入提篮中。若是发现了一片密集之处,大可手一搂一抓,铲子翻地皮般挥过,一把马兰头就又得手了。

记忆中战果最辉煌的一次,是姑姑童心大发,带着我同表妹在田野里搜索,不经意间,竟在一层快烂了的稻草下,找到一大片的马兰头,而后又如法炮制,相继在一层层稻草下,找到许多那令我觉得欣喜的马兰头。

挑完了野草,乐趣似乎也随之消逝了,当中午奶奶端上一盘精心拌过的马兰头时,我只是象征性地,小心地扒拉两块罢了。

也许挖野菜的孩子,更多的只是享受寻找与发现时的快乐吧!

乡下的房子拆迁后,我便再也没回去过,更别说再去挖一回野菜。

转眼又是清明,春日的夜,我仿佛又望见自己奔跑在翠绿的田野上,手里的,是小小的铁锹,和一个小圆篮。

春天,遂又想起野菜……

【篇三:春天,遂想起作文】

一直认为春天去江南的小镇是最好的。

曾经在冬天去过一次同里,冷便不必说了,那些萦绕曲折的河水,虽未结冰,却也染上了墨一样的颜色,幽暗无光,就像停滞了一般,让人丝毫感觉不到它的流动。雪也是有的,但洁白如棉絮的雪只在瓦片飞檐上堆积,青石小路上的雪已不知被路人踩过多少回,脏得像一个个无法愈合的伤口。

于是,才觉得春天的乌镇是最美的。

早晨,空气清得犹如在水里洗过,有着湛蓝的颜色。桃花一树两树地开了,在黑瓦白墙的间隙中格外显眼,古韵里那枝出墙的红杏,把羞红了的春天盈盈撑起,白云如雪,嫩草如绸,静卧在柔柔的水底。一只橹摇过,破碎的涟漪招摇着水草,闲闲地晃动。

我走在街上,两边店铺里陈列的尽是些古色古香的东西,偶有一两件新奇事物引我驻足一会儿。

午后,开始下雨。俗语“春雨贵如油”,却也未必见得对,淅淅沥沥的小雨敲在青石板上,叮咚跳跃。我们一行人躲进亭子避雨,却被漫天的长短直线剥夺了惊叹。雨滴不大,却很密集,点在水面上悄无声息,只泛出一朵涟漪。有一尾鱼儿钻出。桥底柔软的青苔湿润了我的世界,我不得不惊叹,春天的古镇最不缺的就是诗意,一朵青苔也能有如此的生意。

等得久了,而雨却仍未见有停势,恰逢身侧摇过一只乌篷船内。

坐在船里才明白之前我听见的一切都太遥远了,如今仿佛栖于水面,才那么近地触摸到了小镇真实的灵魂,古朴凝重,不失一丝铅华,却借着春雨的降临,吟唱着一首飘渺悠远的歌。

那一刻,我感觉像是意识渐渐抽离身体,飘至雨中,瞧见春天的声线徜徉在深处的小巷与厚重的红木门中,飘荡在飞檐的风铃下,环绕在青石黑瓦上,穿梭在拱形的桥洞中……那是我听过的,最美的,安静的吟唱。

一直无法忘记那春天的江南小镇,我想也许我也不会忘记,因为那天它让我知道了什么才是灵魂的歌唱,而我,亦学会了如何去用灵魂,倾听。

【篇四:春天,遂想起作文】

春天,我想起那年你的笑容。

那年的你是青葱年少的泥土样的少女,春天刚睡醒的风牵起你沾着泥土的裤角,你站在春天刚解冻的阳光下微笑,一如麦田的青涩。

春天,遂想起你。想起那年夏天我在吐着冷气的商场门口接过那张宣传单并如命中注定的那样遇见你的笑容,他们说,你就是这样笑着的,在春天的草长莺飞里,你会和小伙伴们在阳光下笑着追逐打闹,会在田间折下青嫩的草根,会吹散一朵蒲公英的梦让它们倏然四散分离。可是这样的笑容就要消逝不见,因为你见到人人都背着崭新的书包走进课堂,而你脚下是不变的黄土和尘埃。

宣传单上印着小小的字,都放大出你们无尽的悲哀。你们想在春天的早晨站在操场上看野花悄悄生长,想听粉笔与黑板的私语,想亲吻课桌上的细尘。可你们付担得起的,惟有脚下的土地。宣传单上的你永远停留在春天里,可我相信我见到了你正经历着一个怎样的寒冬:再没有春天的这片土地上,你的笑容将化为往昔的记忆。

春天,遂想起你,远山里的失学女孩。现在的你,也应感到春天送来的风了吧?正如你我的心,在春天里被连在一起。我想到在收到你的回信的一刹那的欣喜,你说谢谢我的帮助,而我也想谢谢你,谢谢你让我感受到远山里的春天。在信封中透出的微光里我嗅到了山风的微笑。

春天,想起你的家乡里无数与你命运相似的女孩,想起重山阻隔外对于知识的渴望,对命运的呼唤。想起那么多的春风不度的角落里,杨柳绿了,桃花开了,而你们依然等不到春天。

春天,想起你的教室前绵延的绿草;

春天,想起风拂过时吹开的野花;

春天,想起你黑板前簌簌飘落的尘埃;

春天,想起你笑容里的草长莺飞;

春天,遂想起那一年,穿着文化衫戴着棒球帽的青年志愿者真挚的脸,他们句句击中人心的话语,在阳光下化作汗水流下脸颊。

也想起宣传单上的字,经年之后依旧闪着春天的光:

远山的呼唤——贫困山区失学儿童纪实。

【篇三:我想起了那个“二货”】

在假期中你肯定有很多难忘的东西吧。它可以是一个人,一件事,一次活动,一个景点……使我难忘和常常想起的是一件事。

那天早上我很不情愿的被我的妈妈叫起来了,我迷迷糊糊的说:“为什么把我叫这么早呀?”妈妈没有回答我,便叫我赶紧吃饭。这之后我便被妈妈拉到了车站,在车上我一直东倒西歪就有想睡觉的感觉。不一会我便不知不觉的到了水冶。在那里妈妈拽着我去那里找去她想去的景点车。在路上我才知道我们连知道那个景点的位置在哪里都不知道。就这样我们迷迷糊糊的坐了两个公交车。到了山脚开公交车的人说在走不远就到了那个景点,他说完之后我们一行人便走一段很长的路我爸爸说我们被骗了,我一听到这句话就晴天霹雷了,就在我们绝望的时候一个很好的他说他要到那个景点去卖水可以载我们一程;在坐车时我看了全路程,将近有一公里左右。到了景点我先进去了一秒后又出来了——太黑!景点看完了,没有人送我们下山,我们只好自己走下山的,在下山的过程中,我看到了整个山的面貌,突然有个盲奶奶,我本想去帮忙指路,可是被我的爸爸抢先了一步,我在远处看着爸爸指路和把那个盲奶奶面对着正确方向走之后我们才走……我真没想到爸爸会这样做,真出乎我的意料了!

我会永远记住那个场面的。我会常常想起它的……

【篇四:我想起了那个“二货”】

父亲买回来一袋枣子。嫩绿的皮里透着一丝隐隐约约的红,表面光滑无比。可很少人知道,枣树的枝干却是黑黑的,皱巴巴的。

我突然想起了脸像枣树干一样的外公,想起了那个蹒跚的背影。

寒假,我回到了外公家,那是一个不富裕的小村庄。碰巧的是,刚到外公家,天空便飘起了小雪。南方的雪,是温柔的。他并不像雨那样,迅速的落下,而是随着微风,慢慢覆盖在大地上。

这是从小在广东长大的我,第一次见到雪,第一次看到这么美的雪景,也是第一次感受这透骨的寒冷。

外公怕我不习惯,从堆杂物的小屋里搬出了布满灰尘的烤火盆。虽然有了这烤火盆,我还是不争气的感冒了。每天只能呆在房间里烤火,只能收看当地的电视节目,只能看着窗外的雪飘呀飘……

就这样过了五天,我终于耐不住寂寞,告诉外公我想去城里的舅舅家住,外公的眼神有些黯淡,却要留我多住几天。无奈之下,我只好又多住了两天。两天后,外公突然对我说:“走吧,我送你去你二舅家。”我很诧异,也有点愧疚地说:“不用不用,我自己坐班车去就好了。”外公已有七十多岁的高龄了,怎么好意思让老人送呢?外公却依然要坚持亲自送我去,不等我拒绝,已经发动了那辆电动小三轮。

正当我坐上车时,外公突然想起了什么,赶紧跑到里屋的衣柜里,翻找了好久,拿出了一双毛线织的红手套,硬塞到我手里。我不愿戴上它,外公并不知道,由于年代久远,手套里面已经硬化了,但看到外公坚决的眼神,为了不让老人担心,还是把手塞了进去。

车子行使在大坝上,也许是因为天冷,坝上没有其它车辆。坝下的菜地早已被白雪覆盖住,偶尔露出一两抹泥土的颜色,寒风扑面而来,吹得整张脸生疼。

走到一半竟下起了雪子(就是雪花在下落过程中融化),但又不是雨,或许它更像小粒的冰。我撑开伞帮外公遮挡,外公却执意把伞往后推到我这边,自己只是把大衣裹得更紧了。

我就像小时候一样,缩在外公身后,可全身还是冻得发抖,更无法想象直面寒风的外公有多冷。30分钟的路,像走了一个世纪般漫长。

经过菜市场时,外公下了车,到店里买了一箱我小时候最爱吃的冻米糖,当他用冻得通红的手递给我一箱冻米糖时,我笑着说:“买这么多,我怎么拎得起呀!”可眼泪却在眼眶里打转。

到了二舅家,任凭舅妈怎么说,外公就是不肯进门歇会儿,只是笑着说:“到时候把你们家弄脏咧。”临走时,外公从大衣里掏出四百块钱塞给我,说:“拿着拿着,到时候买点好吃的,你妈妈要是欺负你了,你就打电话给外公啊……”我手里拿着外公塞过来的四百元钱,心中百感交集:外公并不富裕,听母亲说,老人有时去医院看急病,身上的钱都不够用,这四百块对外公来说,不知攒了多久……

雪子逐渐变成了雪,越下越大,我从阳台上望下去,只见一个蹒跚的背影在风雪中推着车子越走越远……

【篇五:我想起了那个“二货”】

红艳的太阳伴随着柔美的的彩霞华丽丽的落下了帷幕,彩霞飘逸,以优雅的舞姿预示着黑夜的降临,太阳依依不舍的离开舞台,收回地面上的光束。“多么美的景色啊!”我伏在窗边,瞳孔中的霞光隐隐退去,不知怎地,眼前浮现出了老姥爷那沧桑的背,提着马扎儿,步履蹒跚的向路尽头走去的景象,眼睛湿润了,眼前的景象朦胧了……

我的老姥爷也去世了,安静的,带着慈祥的笑走了,去了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仍牢记着,老姥爷的遗像和坟墓,那天,我扑在坟前,号啕大哭,曾哽咽的问妈妈“老姥爷去哪了?老姥爷去哪了?”看着我满脸的悲伤,妈妈也痛苦地说不出话来,姥姥则在一旁悄悄地抹掉眼中的泪花。

老姥爷生前十分瘦削,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深陷的眼睛似乎能看清一切,那能说会唱的嘴巴,硬朗的身子骨,矫健的步伐和拉得一手好胡琴的双手,这一切的一切,真的使人看不出老姥爷已经有八十九岁高龄了。

老姥爷生前最疼爱的人就是我了。有什么零食和玩具都要给我“尝尝鲜”。每当我享受这些“美食”时,老姥爷就在旁边乐呵呵的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我也有什么好东西时,都和老姥爷先分享,我们就像哥们一样,我就是老姥爷的小跟屁虫,对老姥爷讲一些学校的故事,带着老姥爷四处散散步,听老姥爷拉胡琴,这些都是我的几大趣事。

记得我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姥爷住在我家,我就高兴的上蹿下跳。上学了,因为老姥爷年纪大了,不能去送我,只好留他在家中,我跟老姥爷说了无数个拜拜,可最后还是舍不得走,妈妈以迟到为理由,生拉硬拽的把我拖到了门口,当我终于下定决心上学校时,突然回头,朝送我出门的姥姥也说了一句话“老姥爷,有坏人可别给他开门啊,他就把你装了麻袋包里,扛走了!”这些其实是姥姥不让我给陌生人开门的忠告罢了,现在可派上用场了。老姥爷每次和我讲这些我小时候的故事时,都乐呵呵的,那慈祥的笑容,让我一生难忘。

姥姥也拉得一手好胡琴,每当我去老姥爷家探望时,总会看到姥姥也坐着那永不离身的马扎儿,拉着已经掉色的胡琴,坐在村口,同一群老爷爷老奶奶“咿--咿--呀--呀--”的唱戏,太阳即将下山,老姥爷的弓背,打着拍子的脚在落日的余晖下依旧清晰可见。

坡顶的做后一抹阳光被黑夜吞没,黑暗弥漫在每一个角落,眼中的泪水早已在回忆过去的往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是脸庞上湿乎乎的,而那个背影蒸发了般,不留一丝痕迹。亲爱的老姥爷,一个又一个的黄昏如约而至,我只求您别再吝啬您的身影,让我再看一眼好吗?只有一眼……

【篇六:我想起了那个“二货”】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认识更多的人,但有一个人,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时时萦绕于心,这个人就是——吴斌。

“吴斌”这个名字对于大家来说,一点儿也不陌生,因为他的感人事迹感动了无数人。

“吴斌”一个非常平凡的名字,但是他在生命最后关头,想到的还是他人。他是一名司机,在开车途中,从前方飞来一块铁块,直接插入他的肚子里,他忍受着肝脏受损的痛,在七十二秒钟内,将车靠边停下,还将车上乘客全部疏散后,才让乘客替自己拨打急救电话,后来他因为抢救无效而死亡。因为他的这一伟大举动,他被评为2012年“最美司机”。虽然他已经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他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一定会长存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我的爸爸也是一名司机,我曾问过他:“您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他回答说:“我会让乘客赶紧帮我拨打120急救电话,然后拉手刹,就地等待急救。如果医院就在附近,我会开车到医院进行治疗。”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私心,如果大部分人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怎样才能使自己活下去。而吴斌却先保证了乘客的安全,才想到自己,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吴斌知识社会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份子,如果所有人都有吴斌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那么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